本文作者:admin

青梅竹马典故(青梅竹马典故出自哪一首诗)

admin 2022年11月09日 12:44:24 5
青梅竹马典故(青梅竹马典故出自哪一首诗)摘要: 本文目录一览:1、“青梅竹马”,出自哪个典故?...

本文目录一览:

“青梅竹马”,出自哪个典故?

“青梅竹马”这个成语,他的意思是男女儿童间的两小无猜,小时候一起成长的美好感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用,出自哪个典故呢?

“青梅竹马”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青梅竹马”正是取自这里,被人们熟知。

《长干行·其一》

唐 · 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先解释一下“青梅”与“竹马”的含义,“青梅”指南方未成熟的梅子,“竹马”则是孩童玩耍之时,用竹子编制的“马”。

那该如何解释这个典故呢?其实李白的《长干行》这首诗,反映的是商人之间,妇女思念丈夫的情感。那时候因为要做生意,常年在外奔波,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还可能遇到诸多危险。妻子与丈夫的每一次分别都是痛苦与伤悲,古代也没有什么便捷的通信工具,因此,一位女子,无论前方道路有多困难艰险,她都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跋山涉水,探寻自己的丈夫。

“青梅竹马”表面上是写妻子与丈夫小时候玩耍嬉戏,那时候的两小无猜,长大成年以后则表示相亲相爱的两个人,诗句里描写小时候的生活场景,目的就是刻画现在两个人互相恩爱,彼此思念。

后来,“青梅竹马”就被人们用来形容两个小孩子之间,天真,无邪,纯洁的感情。

“青梅竹马”,取自什么典故?

“青梅竹马”,出自李白的《长干行》。诗的开头,女子温馨地回忆与丈夫小时候相处的情景: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长干行,属于乐府《杂曲歌辞》调名。长干里,即南京市,唐代时曾是船家聚集之地,因此《长干曲》多为船家女子抒发感情之曲。

李白在这首诗里,借助以为居住在长干里的商妇,以自述和回忆的方式,告诉我们一个缠绵悱恻、真挚感人的爱情故事。诗中,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诗的最后,是女子感情升华之处:为了迎接丈夫,她不惜长途跋涉,从温婉的江南步行前往距离南京700多里的长风沙。

这首诗充满生活的温馨和情趣,真实自然,通过诗人细腻的描写,仿佛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优美的生活画卷。这幅画,充满童年的温馨。诗中,女子与丈夫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她在十四岁的时候,嫁入男方家中,此时的她还有些害羞,丈夫呼唤她的名字,她低着头靠着墙壁,不敢回应。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这句诗形象地写出少女的娇羞。女子到了十五岁,才渐渐敞开心扉,舒展眉头,希望和丈夫永远在一起,永不分离。甚至于抱着至死不渝的信念。但是她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也会走向望夫台,每天遥望远方,思念远方的丈夫,不知道他的归期。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写出了女子坚贞的信念,对丈夫的忠贞感情。女子十六岁那年,丈夫远行: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到了五月,女子的丈夫还未回家。五月江水涨潮,滟滪堆被江水淹没,来往的船只很容易触礁。

女子等不到丈夫的消息,只有猿声天上哀。而此时的家中: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这一番景物描写,完美地衬托出女子凄凉哀伤的心境。

你看,丈夫离家时走过的路,在夏天长满绿色的青苔。那些青苔长得很厚实,难以清扫干净。清风凉了,落叶飘零,成双结对的蝴蝶翩翩起舞,双双落在西园的草地上。此情此景,女子怎能不伤心?蝴蝶尚且结伴飞行,而自己却要日夜煎熬,承受相思之苦。

女子在心里盼着丈夫早日回家,给自己捎来书信: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如果丈夫真的要回家,她将不辞辛苦: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李白的这首诗,生动地刻画了女子的内心世界,把离愁别绪写得浪漫唯美,正是李白擅长的写作方法。后来,人们常用“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形容天真无邪的真情。用来代指从小一起长大的恋人或者夫妻。

当然,陪你一起长大,即便没能走在一起,有时候也会称呼为彼此的青梅竹马,比如令狐冲与小师妹,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例子。

“青梅竹马”,取自哪个典故?

青梅竹马一词源于著名诗人李白的《长干行》这首诗中青梅竹马典故,这首诗主要讲的是一名忠心的女子青梅竹马典故,为青梅竹马典故了去迎接丈夫青梅竹马典故,从长干出发,跋涉百里的路程,到长风沙这个地方去迎接,如此可见夫妻两人感情深厚,相见的夫妻两见到面之后,回忆起小时候的事情,“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从小在一起嬉戏长大,感情甚好。

后来“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两个词便拿来形容两个人感情纯真,深厚,有积淀,一般都会使用“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一起来使用,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李白这首非常优美的诗青梅竹马典故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这首诗读起来非常优雅,帮我们勾勒出小时候玩耍的场景,时间,地点,做什么,都一一浮现出来,正是从小一起玩,一起长大,感情才会如此深厚,这样的感情是历经风雨都不会改变的,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我们都知道,李白的诗很多也是反映现实的,那么这首诗也不例外,反映的是古代夫妻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对夫妻这种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浪漫追求。

所以“青梅竹马”这个成语来源于李白《长干行》这首诗的的故事当中。

青梅竹马取自哪个典故?

成语青梅竹马取自《长干行》这个典故。原句为“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青梅竹马出自哪个典故

青梅竹马出自《长干行》。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首五言古诗《长干行》描写一位女子,思夫心切,愿从住地长干跋涉数百里远路,到长风沙迎接丈夫。诗的开头回忆他们从小在一起亲昵的嬉戏:“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来表明天真、纯洁的感情长远深厚,也可以把“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放在一起使用,意思不变。

《长干行》原诗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李白简介

李白( 701年2月8日-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秦安县陇城),李白是其父从中原被贬中亚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岁再迁回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另一说法生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青梅竹马出自哪个典故?

出自李白的一首诗。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首五言古诗《长干行》描写一位女子,思夫心切,愿从住地长干(今南京中华门外)跋涉数百里远路,到长风沙迎接丈夫。诗的开头回忆他们从小在一起亲昵的嬉戏:“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后来,用“青梅竹马”和“两小无猜”来表明天真、纯洁的感情长远深厚,也可以把“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放在一起使用,意思不变。后人以青梅竹马称呼自幼一直陪伴长大的男女,尤其指之后长大后恋爱或结婚的人,至于从小相伴一起长大的同性朋友则称为“总角之交”。

扩展资料:

《长干行》的内容,涵盖了三代武林人物间错综复杂的恩怨情仇,但叙事繁而不紊,情节严密衔接,颇有举重若轻之感。《长干行》所表述的传奇侠情故事,环绕著高战如何历经打击与淬炼,以「天将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将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成长模式,逐步向天下第一高手之路迈进,乃是题中应有之义。

上官鼎的风格独特之处,在於他的叙事基调一方面轻快而悠扬,另一方面却不时洋溢著一股忧悒与无奈,从而交织出悲剧侠情的叙事魅力。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