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率先下线基金实时估值功能,对投资者有何影响?
界面新闻记者 | 曾令俊
近日,多家银行宣布下线基金实时估值展示功能。
建设银行公告称,2023年6月16日起,下线代理基金电子渠道的基金实时估值展示功能,“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个人服务,进一步优化基金产品展示,提升客户体验。”
6月16日,光大银行官网发布《关于下线基金实时估值展示功能的公告》,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个人服务,进一步优化基金产品展示,提升客户体验,该行于2023年6月16日起下线个人手机银行的基金实时估值展示功能。
除此之外,平安口袋银行APP上也滚动播报,因盘中估值与真实净值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保障投资过程使用信息的准确性,请以基金公司实际披露的净值为准,计划于2023年6月16日0点下线盘中估值,届时不再提供估值及相关提醒服务。
“这是大势所趋,很多银行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跟进,其实,实时估值这个功能对投资者的参考意义不大,很不准确,误差很大。”某股份制银行零售业务部分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说。
事实上,此前就有消息称,各大基金公司直销渠道、第三方基金代销渠道将于6月16日下架基金净值估算功能,一度在业内引起热议。多家基金公司销售平台已经提醒将下线实时估值。截至界面新闻记者发稿,天天基金等三方平台暂未下架净值估算功能。
“净值估算”在盘中一定程度上反应基金涨跌幅变动,成为指导投资的一类工具。但受准确性、调仓等影响,当前估算净值与实际净值之差加大带来不少争议。
西部利得基金经理盛丰衍表示:“实时估值属于有瑕疵的服务,类似10%概率指错路的路牌、10%概率吃坏肚子的免费午餐、10%概率遗漏的酒店叫醒服务。这种服务留和不留,都有道理。投诉多了,就停了呗。”
“一般来说,净值估算会有滞后性,它是根据基金定期报告公布的持前十大重仓股、占比等信息得出结果。但很多时候基金经理已经调仓了,导致净值估算非常不准确。”某公募基金经理对界面新闻记者分析说,举个例子,比如某只基金当天净值估算上涨了 1.5%,但晚上公布的基金净值其实是只上涨了0.7%,这说明基金经理进行了大幅度的调仓,这些调仓信息只要很少部分人知道。“很多基民会根据净值估算的数字进行加仓,对他们其实就是误导,会引起一些投诉。”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采用的算法不一样,各家基金公司和三方代销平台的基金实时估值并不一样,有时甚至会存在较大的出入。
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认为,基金盘中实时估值与收盘后实际净值存在误差,这种误差可能会误导基民交易决策,带来不必要的客诉风险;同时,基金实时估值的价格呈现是高波动的,高波动会天然加剧基民短期投机心理,为炒基等不良投资习惯推波助澜。所以,下线基金实时估值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基民权益,助力投资者养成长期投资习惯,提高基金投资收益。
薛洪言还指出,对行业而言,行业层面同步下架基金净值功能,不存在用户迁移风险,不影响短期竞争格局。对投资者而言,短期内或许会不习惯,但拉长时间,总会慢慢适应,有助于培养长期持有基金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