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电池有重大缺陷?“宁王”回应!

admin 2023年06月22日 11:26:11 4
电池有重大缺陷?“宁王”回应!摘要:   昨日,宁德时代针对市场关注的热点回答投资者提问。  6月21日,针对被特斯拉暂停供货的传闻,宁德时代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被剔除出特斯拉供应链相关消息不属实,公司与客户战略合...

电池有重大缺陷?“宁王”回应!

  昨日,宁德时代针对市场关注的热点回答投资者提问。

  6月21日,针对被特斯拉暂停供货的传闻,宁德时代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被剔除出特斯拉供应链相关消息不属实,公司与客户战略合作关系没有发生变化,会持续深化和提升。宁德时代还指出,人形机器人未来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在中型电池领域已有相应布局并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宁德时代有关人士6月21日傍晚对上证报记者表示,除了互动回答,目前公司没有更多回应。6月21日,宁德时代收于224.91元,下跌1.36%。

电池有重大缺陷?“宁王”回应!

  摩根大通关于宁德时代的最新研报

电池有重大缺陷?“宁王”回应!

  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提问称,市场传闻宁德时代电池有重大缺陷,已被特斯拉暂停供货,是否属实?

  针对此问题,宁德时代6月21日回复投资者表示,消息不属实,公司与客户战略合作关系没有发生变化,会持续深化和提升。

  还有投资者提问称,6月3日,特斯拉官网更新Model 3 RWD补贴从3750美元提升至7500美元。这是否意味着公司被剔除出特斯拉供应链?这是否是影响公司股价的重大新闻,是否应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宁德时代回应称,消息不属实,公司与客户战略合作关系没有发生变化,会持续深化和提升。

  6月7日,还有传闻称,目前有投资者担心特斯拉可能会放弃宁德时代,并转向其他供应商以满足全额税收抵免的要求。6月7日,摩根士丹利下调宁德时代评级至低配,导致宁德时代盘中大跌。

  不过,6月8日,摩根大通就出具研报,认为目前宁德时代的价格正是买入的好时机,并且直接指出宁德时代和特斯拉的合作关系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花旗也表示特斯拉不太可能放弃宁德时代而转向其他电池供应商。

  花旗称,投资者担心特斯拉可能放弃宁德时代转向其他供应商,以满足全额税收抵免的要求,花旗认为这不太可能。分析师Jack Shang等在报告中指出,特斯拉网站上Model 3的规格没有变化,如果电池供应发生改变,车辆重量和续航里程会有所不同。花旗在美国当地的联系人与特斯拉销售确认,电池类型没有发生变化。

  花旗表示,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的要求细节仍有不确定性,其对电动车电池组在北美生产或者组装的要求,并未明确应以每辆车为基础进行计算,这表明只要特斯拉确保平均百分比满足要求,仍可以使用一些宁德时代的电池,并且拥有获得全额税收抵免的资格。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轮争议之后,宁德时代的股价经历两周时间,已经从6月7日收盘的207.3元回升到6月21日收盘的224.91元。

  宁德时代有关人士6月21日傍晚对上证报记者表示,除了互动回答,目前公司没有更多回应。

  “静观其变。”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张君毅对记者表示,现在还难以判断相关传闻的成因。另一方面,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不久前还在北京和特斯拉创始人、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见面,不排除宁德时代还会和特斯拉有新的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有消息称,特斯拉正在动员不少中国的供应链企业去墨西哥建厂,已有特斯拉的中国供应商跟随特斯拉的脚步。对此,均胜电子有关人士和接近旭升集团的人士均对上证报记者证实公司在墨西哥的业务正在顺利推进。

  人形机器人解决方案

  有望加速智能机器人时代到来

  宁德时代还在互动平台表示,人形机器人未来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在中型电池领域已有相应布局并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中型电池、工程机械、重卡、船舶、飞机等各领域全面电动化刚刚开始,从长周期维度看,将为公司成长创造更多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宁德时代重要合作伙伴特斯拉今年5月的股东大会上,马斯克就谈到了人形机器人,他表达了对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的乐观。“如果按照人的数量和机器人的数量来比,如果做成2:1的话,可能这个数字会更大。而且人形机器人的需求,可能会远远超过对汽车的需求。我个人预测,对于特斯拉长期来讲,我觉得我们未来长期价值可能都是Optimus给我们的。”

  在谈及当前备受关注的人工智能领域时,马斯克表示,在有效的监管下,特斯拉将在AI和AGI(通用人工智能)中发挥重要作用。他还表示,特斯拉已经拥有目前全球最顶尖的人工智能技术。

  国金证券最新研报指出,中国工业机器人需求2023年会开启新一轮上升周期。长期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技术全面爆发的重要变量,特斯拉、小米等科技巨头推出人形机器人解决方案有望加速智能机器人时代的到来。中国是机器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已有成熟的技术、完善的产业基础。国产化进程持续推进,有望引领“机器人+”时代。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