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万字重磅研判!美股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科技仍是全年主线

admin 2023年07月02日 10:20:16 3
万字重磅研判!美股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科技仍是全年主线摘要:   原标题:万字重磅研判!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孙晓辉  今年以来,A股持续调整,海外多国市场却走出了牛市行情。  上半年,全球重要市场的股票指数表现较好,如纳斯达克指...

  原标题:万字重磅研判!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孙晓辉

  今年以来,A股持续调整,海外多国市场却走出了牛市行情。

  上半年,全球重要市场的股票指数表现较好,如纳斯达克指数、日经225指数、德国DAX指数涨幅分别为31.73%、27.19%和15.98%。 6月5日当天,日本东京股票市场日经225指数开盘后一度上扬至31941.23点,创1990年7月以来近33年的最高值。

  受此带动,QDII型基金业绩不断走高。QDII股票指数型基金指数上半年上涨8.67%,是今年上半年业绩表现最好的基金类型,可谓是一枝独秀。

  展望下半年,美股及部分亚太股市走高的驱动因素有哪些?行情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在全球范围内,哪些市场及代表性细分领域更具投资价值?对此,中国基金报记者专访了以下来自九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

万字重磅研判!美股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科技仍是全年主线

  广发基金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广发全球精选股票基金经理 李耀柱

万字重磅研判!美股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科技仍是全年主线

  嘉实基金董事总经理、嘉实美国成长基金经理 张自力

万字重磅研判!美股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科技仍是全年主线

  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 基金经理 万琼

万字重磅研判!美股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科技仍是全年主线

  天弘标普500、天弘中证中美互联网、天弘纳斯达克100指数基金经理 胡超

万字重磅研判!美股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科技仍是全年主线

  浦银安盛基金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浦银安盛全球智能科技基金经理 俞瑾

万字重磅研判!美股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科技仍是全年主线

  国富全球科技互联混合基金经理 狄星华

万字重磅研判!美股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科技仍是全年主线

  华泰柏瑞指数投资部总监助理、纳斯达克100ETF基金经理 李沐阳

万字重磅研判!美股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科技仍是全年主线

  华宝基金国际业务部 赵启元

万字重磅研判!美股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科技仍是全年主线

  摩根资产管理中国 高级基金经理 张军

  上述受访人士认为,基本面超预期叠加估值扩张,导致美股迭创新高。国家间经济景气变化与加息周期见顶则是部分亚太股市行情走高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较而言,美股科技股仍具有中长期配置价值。除了美国,欧洲、中国、日本、韩国等也将受益于本轮科技革命,中国、欧洲、日本的消费机会也值得关注。此外,随着全球制造业会产业升级,中国的制造业以及一些东南亚国家也会有不错的投资机会。

  多因素致美股迭创新高

  中国基金报记者:近期,美股迭创新高,主要驱动因素是什么?

  李耀柱:导致本轮美股行情迭创新高的因素比较多,其中最重要的三点分别是宏观预期的变化、代表性公司自身业绩韧性、通用人工智能(AGI)引领的新一轮科技创新周期。

  宏观预期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去年下半年主流预期是欧洲进入衰退及美国宏观经济要进入衰退期、美联储持续加息提高无风险利率、美国银行危机可能扩散,以上因素一直压制风险资产的估值。但随着美国加息周期到末端,我们认为其最悲观的时候已经过去,风险资产的估值有望继续提升;个股业绩方面,去年三、四季度增速环比下降,但公司的竞争力以及产品、服务并没有随之出现恶化,反而不断加强,而且也在努力降本增效应对短期的低迷期,同时依旧坚持对云计算、网络安全、通用人工智能等有助于提高公司竞争力的资本开支和强劲投入,估值也变得具备吸引力。

  通用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革命是全球股市向上的核心原因,不仅是美股,全球股市都受益于这一科技趋势。本轮人工智能周期中,算力成本下降和高性能算力芯片迭代超市场预期,并且在视觉、翻译、广告推荐等细分领域应用也超预期。同时,以ChatGPT为代表的产品展示出的通用人工智能的力量被公众所认知,多个科技公司在办公软件、自动驾驶和内容生成等领域使用人工智能技术都有明显的效率提升。

  当前的人工智能趋势是新科技革命的开启,未来将推动全球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未来数年内通用人工智能将极大提升社会生产效率,我们认为科技赋能人类生活,提升生产力的趋势为不可逆的过程,只要科技能不断提升效率,相关的公司也有望为投资者持续创造价值。

  狄星华:今年主要是以科技股为代表的纳斯达克指数表现优异。经过去年一年多的“挤泡沫”,科技股价格大幅下滑,估值更趋向合理。同时,宏观方面,加息走向终点,海外消费端相对有韧性,表现出的结果是海外大市值科技股无论业绩,还是全年给出的指引,都远高于年初的预期。

  张自力:过去一段时间美股指数涨势主要由一小部分市值较大的科技股票推动,其余大量股票表现欠佳。但在过去两周左右的时间,这一情况发生了改变,美国股票市场涨幅开始扩散到更广泛的行业和个股。目前,不仅是纳斯达克指数和标普500指数持续升破前期的震荡格局,偏向传统周期行业的道琼斯指数,代表小票的罗素2000以及标普500等权重指数均已经先后突破前期的震荡格局

  实际上,标普500的11个GICS行业中,除了能源行业,其余行业在过去5日均录得上涨。尽管美联储尽最大努力来消耗经济活力,但企业盈利引擎实际上并没有遭受重创。

  万琼:年初时,市场普遍认为2023年全球经济包括美国存在衰退风险,股票市场的表现却没有如此悲观,开年以来海外主要股市指数大多是上涨的,股市表现和经济预期背离,我们认为有如下两个原因:

  首先,股市表现一般会领先基本面。全球股市在2022年普遍已经历了较大幅度下跌,可能已是对经济下行甚至衰退的提前反映。例如美国纳斯达克指数2022年大跌33%,对比2008年金融危机大跌41%,回调比较充分;

  其次,在全球缺乏增长动能背景下,投资者开始追逐确定性收益,预期高成长性的纳指龙头在AI革命趋势的催化下,对美股的涨幅起到决定性作用。换句话说,产业周期战胜了经济周期。年初至今芯片制造商英伟达股价最高翻了2倍,成为少数几家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美国上市公司之一;同时,苹果公司和微软的股价也纷纷逼近历史高点。

  张军:尽管自去年起美债收益率倒挂、就业数据以外等多个传统指标已发出衰退警报,但美国经济仍展现出较强韧性,不仅就业没有如期走弱,零售等多个指标近期也呈现低位企稳反弹态势,3月中下旬一度引发市场动荡的区域银行业问题似乎也在政策及时应对下逐渐平息。

  落到基本面上,2023年第一季度美股盈利继续超预期。

  在今年领涨的科技板块,有86%的公司盈利超预期,在标普500的11大行业指数中位居第二。除工业、医疗保健和公用事业外,大多数板块的营业利润率仍高于其长期平均水平。定价权结合成本削减(例如通过裁员)双管齐下,帮助公司在收入增长持续走平时维持净利润。

  除了基本面超预期强劲外,估值扩张是今年美股上涨更为重要的驱动。2022年大幅估值重修,美联储加息周期见顶和AI产业周期的到来,共同推动了今年美股估值的扩张。

  胡超:5月美联储加息落地,市场预期未来或将暂停加息,科技股整体外部环境更趋于友好。尽管纳斯达克接近创下年内新高,进入技术性牛市,但结构上主要受少数大型科技股股价上扬推动。

  年初ChatGPT横空出世,美国的大型科技公司在硬件、软件、应用落地等多维度显著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人工智能标的股价大幅攀升,是推动美国股市整体上涨的重要力量。

  但另一方面,代表传统工业制造业的道琼斯指数年内则录得负收益,不同资产之间的分化显著加大。纳斯达克今年以来的上涨,绝大部分要归功于人工智能领域超预期的进展。随着英伟达披露超预期的一季度业绩,以及更为强劲的二季度指引,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景气度持续走高,并得到上市公司业绩的持续验证,成为资本市场最受追捧的板块。对于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一直都在,但美股市场已经展现较强的赚钱效应,且人工智能短期无法被业绩证伪,我们对于美国大型科技股未来一段时间的表现较为乐观。短期可能出现的扰动不是当下市场的主要矛盾。

  俞瑾:近期驱动美股上涨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美国在宏观经济方面展现出的韧性。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一年多来,美国经济已大概率实现软着陆,服务业复苏强劲,失业率持续低位。二是受加息影响,2022 年美股大幅回调,公司盈利纷纷下调,而2023年基本面强于之前下修后的预期,叠加相对积极的股东回报政策,导致美股估值修复较快。三是随着ChatGPT的风靡,人工智能再次进入了大众的视野,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相关硬件及应用类公司为代表的科技股表现亮眼,也带动美股整体走势向上。

  李沐阳:核心原因是AIGC催化带来的盈利预期高增,叠加加息预期调整带来的风险偏好变化。我们做过一个测算,如果把标普500中AI相关的企业剔除,整个指数是跌的。

  赵启元:今年以来,标普、纳指表现较为强势。分子端看,AI景气度提升及衰退预期减弱为主要驱动力。从AI景气看,FAANGMNT市值总和上涨57%,其中Meta、英伟达分别上涨131%、178%,为标普上涨的主要贡献者。从衰退预期看,今年以来美国就业、消费等下行数据持续低于预期,软着陆交易者比例增加。加息预期见顶,带动美股整体较为乐观。从10年期美债看,当前利率略低于年初值,叠加联储加息已近尾声,乐观的左侧交易者近期持续入场。

  A股和美股科技股上涨逻辑不同

  中国基金报记者:今年以来,美股和A股都出现了科技股的火爆行情,两者有何区别?

  李耀柱:宏观上,海外加息放缓是推动美股科技股估值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去年开始的加息预期一直压制科技股的盈利和估值,今年在加息放缓的背景下,盈利和估值都能提升。美国经济在加息和银行危机中含有一些风险,而资产负债表强劲的科技公司成为市场的防御首选,这些因素共同推动海外科技股的近期涨势。如果去看海外科技公司的动态PE(NTM PE),纵向对比历史其实并没有处于高估状态,而通用人工智能的行业革命将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因此,在巨大的行业机会面前,后市机遇大于风险。

  中观层面,以ChatGPT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行业趋势已经建立,在未来数年内通用人工智能将极大提升社会的发展效率,在科学理论和生产效率方面都有望看到实质性的突破。以算力为代表的半导体、云计算等行业得到市场的青睐。后续以软件为代表的软科技会加速发力。

  A股方面,人工智能的本质是算力、算法和数据。我们根据这个框架在国内寻找相关机会。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应用场景多样,结合人工智能的发展会有很多不同的应用诞生,提升各行各业的效率。丰富的场景数据是让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石,中国会在这轮科技革命中有巨大的发展机会。事实上,A股也是这样演绎的,应用的相关公司有巨大的涨幅,我们认为里面机会仍然巨大。

  俞瑾:美股 AI板块在本轮科技股行情下大致会根据业绩的兑现实现股价提升,股价会根据业绩确定性先后反映,本轮上涨首先受益的是基础硬件(如GPU),然后是基础软件(如数据库相关软件),而应用软件由于落地还处于早期,且业绩兑现不明朗,目前股价反映也并不明显。

  国内也有类似的情形,但由于两个市场中优势行业有差异,上涨先后顺序及幅度也不尽相同。国内首先上涨是确定性比较强的应用端(如传媒)和光模块,然后是一些有潜力的芯片龙头,但是由于技术上还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弹性和波动也较大。

  李沐阳:美股的科技股火爆行情来自AIGC带来的相关算力公司的业绩正向变化,A股更倾向于长期估值压制板块的短期估值修复。

  张自力:A股方面,宏观逻辑上,经济不强、利率下行,维持存量博弈的格局,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和结构性政策利多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周期、国产替代周期、行业库存周期三期叠加的“数字经济”行情将在三季度进一步扩散到先进制造业。美股呈现大盘成长股搭台,震荡横盘、等待新的科技进展或盈利改善、中小盘科技股,估值合理偏低,AI赋能可以提高估值值得挖掘的局面。

  万琼:美股方面,AI可以形成长期投资主题。AIGC催化下,AI步入高速发展期。如同iPhone促使手机上游零部件和整机组装技术迭代,AIGC带动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等进步,且由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生成向多模态发展,迭代空间广阔,驱动智能化。A股方面,国内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强项在于下游应用,A股投资者更为关注下游。

  赵启元:今年以来,美股和A股TMT板块均迎来牛市,不过,纳指持续向上,A股TMT板块已经历一轮回调。主要差异在于本轮AI产业由美股龙头驱动,包括软件端的微软和硬件端的英伟达,均为当前技术相对领先、订单相对明确的标的。而国内的AI产业虽然发展势头迅猛,但节奏相对落后,在技术和业绩验证方面弱于美股科技龙头。待后续A股AI产业持续出现进展,行情大概率将进一步上台阶。

  狄星华:美股年初交易的是通胀开始冷却,科技股估值修复;随后ChatGPT作为现象级产品出现,各种AI应用层出不穷,而作为AI先锋的几个龙头公司业绩又相当不错,因此,点燃投资人做多美股科技股的热情。A股科技股的火爆板块也是AI板块,大家对算力与应用端的期望也比较高。

  美股具备长期配置价值

  科技仍是全年主线

  中国基金报记者:下半年,如何展望美股走势?看好哪些细分机会?

  张自力:下半年多数阶段,美股呈现大盘成长股搭台(震荡横盘、等待新的科技进展或盈利改善)、中小盘科技股(估值合理偏低,AI赋能可以提高估值)值得挖掘的局面。但要小心美国通胀下不去及美联储鹰派超预期的风险,或将导致美股阶段性出现较大震荡调整。

  具体到细分机会,首先,清洁能源、国防军工、半导体、新能源车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有望步入新一轮朱格拉周期,随之而来的是对人工智能、工业自动化、大数据及云计算等需求提升。第二,围绕AI的机会方兴未艾、层出不穷。大模型训练所驱动的算力供给将进入高峰,明后年推理端的算力需求将开始放量。应用的落地与用户渗透才能真正将硅基算力转化为劳动力,AI应用特别是细分领域小巨人,将是美股下一阶段的投资核心。

  李耀柱:美股仍然有望在全球股市向上的情况下震荡提升。一方面,加息周期的末端,利率对风险资产的压制减少;另一方面,通用人工智能技术会推动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从而提升企业盈利。

  站在目前时点,我们还是看好全球科技股,通用人工智能革命刚刚开始,全球半导体产业、云计算、SaaS软件,以及网络安全仍然有不错的机会。

  张军:短期来看,对美股持相对谨慎的看法。相对而言,更看好今年三季度后介入美股。中长期来看,即使美国经济或将面临短期震荡,若通胀整体控制在温和区间,经济增长仍有望成为美股上涨的重要支撑条件。

  展望后市,尽管今年美股的上涨一定程度上已计入美联储政策拐点的到来,而估值扩张驱动的上涨可能意味着短期波动会加大,但其估值仍处在过去10年较为合理的位置,且美国企业在较长时期预计仍将保持较强的竞争力,因此,美股仍是投资者进行中长期全球化配置较优的资产。

  万琼:美国经济数据超预期走强。上周四,今年一季度美国GDP最新预测值为2%,远超上一次修正值1.3%和预期值1.4%,相比去年四季度的2.6%,美国经济呈现温和增长;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23.9万人(vs预期值26.5万人),六周以来首次下降。强劲的经济数据缓解经济衰退风险,同时也提升了美联储的加息预期。

  下半年来看,美股价值与周期板块仍有盈利压力,成长板块的风险来自更大增长压力与更强加息节奏。预计增长继续下行但今年大概率不致衰退,通胀在三季度末到较低水平。

  可以继续关注美股科技板块,考虑到AI革命趋势以及美国AI技术领导地位,当前美股科技风潮可能仍将维持一段时间。回顾历史经验,轻度衰退下美股盈利下调幅度约20%,而当前纳斯达克盈利已下调23%,科技板块因盈利提前下修且具有行业催化剂,因此受盈利压力的影响反而较小。

  胡超:这一轮美国高通胀主要是强劲的需求带来,背后体现的是美国经济基本面的强韧。通胀拐点已现,关键是核心通胀下来的路径,对应的是联邦基金目标利率的持续程度以及未来降息的时间点。投资者需要耐心等待未来的经济数据情况。

  我们认为,美股依然具备长期投资价值。标普500的主要成分股都是在产品或技术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并引领全球行业发展的顶尖巨头。美股熊短牛长的趋势也并未被打破,与A股依然有一定互补性,具备一定配置价值。

  俞瑾:我们判断下半年在通胀约束下,美联储政策利率大概率会维持高位,但美国经济有望维持韧性。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美国份消费者信心指数升至2022年初以来最高水平,超过市场预期。同时,个股的业绩表现与未来季度、年度的指引增加了投资者的信心。在此情况下,我们持续看好美股人工智能以及应用落地的一系列产业链,包括硬件端芯片、半导体赛道以及基础软件等。另外也会关注持续降本增效、并有望在中期显著受益于 Al 浪潮的互联网和应用软件巨头。

  赵启元:向后展望,美股科技预计趋势向上,全年仍将是核心主线。考虑当下美国经济走弱,流动性长期预期放缓,美股科技相对景气维持,预计大概率延续结构性行情,类似2013、2019、2023年的A股和2023年的美股。本轮AI产业趋势由微软、英伟达等科技龙头驱动,后续如果订单、政策等持续验证,美股科技龙头有望继续领跑。当前美股科技龙头正在降本增效+股票回购,或将驱动股价上行。

  狄星华:结合宏观与微观,今年的美股非常微妙、有趣。一方面高企的利率使得投资人无时无刻都在提醒自己衰退的风险,另一方面在持仓选择上却在朝着现金流丰厚的科技股公司靠拢。叠加各种AI、MR等新产品的短期催化,下半年美股仍有望在此节奏和方向上继续前进。

  李沐阳:短期很难判断。高企的通胀,“即将”衰退的经济,AI带来的科技企业业绩齐飞,多种因素叠加很难判断,能关注的只有加息的节奏与终点以及何时降息。细分机会或还是在AIGC相关领域。

  经济景气变化叠加加息周期见顶

  驱动日、印股市行情向好

  中国基金报记者:与此同时,日本、印度股市等部分亚太股市也行情向好,主要原因是什么?未来行情是否可持续?

  赵启元:国家之间的相对经济景气变化和加息预期见顶是日印行情持续向上的主要动力。分子端看,今年2月以来,日本、印度景气持续向上,并超市场预期。海外大型科技公司纷纷投资印度市场,包括苹果公司在印度首开店及特斯拉要在印度建立新工厂。分母端看,随着加息周期渐近尾声,投资者认为,海外市场的货币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增加布局非美资产力度。另外,日本资本市场改革提升ROE、巴菲特购买的名人效应也是日股上涨的重要因素。再加上日本多年来首次看到通胀,意味着居民消费将要恢复,所以,是多重利好所致。

  狄星华:日本上涨原因从长期看是因为经济上摆脱了长期通缩的压力,物价和工资增速开始回升,短期看,日本入境旅游回暖,经济有上行潜力。日本央行决定保留YCC(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不变,也缓解了市场对日本央行在新行长上任后变得鹰派的担忧。

  李耀柱:首先,亚太股市行情不错的共同原因是,美元加息周期见顶后新兴市场往往会有不错的表现;其次,从国家自身因素看,日本最新的CPI数据表明其经济本身有望走出过去长时间的通货紧缩,同时日本也有再次成为欧美制造基地的可能,日本股市还叠加了巴菲特正在持续加码投资日本商社的催化剂。印度则是从去年开始便是外资青睐的新兴市场,印度有非常年轻的人口结构和庞大的人口数量,其产业升级的潜力和本土的消费需求不容小觑。

  张自力:在欧美银行业危机阴霾未散、美国债务上限僵局又警钟长鸣的背景下,不少全球市场投资者的目光近来已逐渐转向亚洲。印度股市二季度持续走高的背后,外资的持续流入居功至伟。3月底以来,海外资金净流入印度股市的规模达到44亿美元。在全球经济放缓引发担忧之际,印度这个目前增长最快的亚洲经济体正被不少业内人士视为避风港。印度经济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大,值得关注。

  张军:今年以来日本股市持续上涨,一路高歌猛进,似乎没有停歇的迹象。其强劲表现背后有诸多原因支持。一方面,日本经济正从疫情中逐渐恢复,企业利润开始强劲增长,且很多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有优势地位,有着较高的长期配置价值。另一方面,日本央行采取了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压低了国债收益率与企业融资利率,为日本国内企业发债回购与海外投资者融资买入提供了充足的弹药。

  展望未来的日本股市,重点关注两类投资机会。一是在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中,供应链和产业链具备独特优势地位,或具备类似垄断地位行业。譬如化工、半导体材料、高端精密设备,以及自动化设备零部件。二是立足亚洲,乃至更广泛的区域的,以快速消费、时尚消费和文化内容著称的企业。因其品牌竞争力较强,且国际化程度较高。此外,我们也将持续关注“P/B<1”的公司,此类公司较多分布于日本金融业和汽车业。若日本进入温和通胀趋势,内需有望获得较好支撑,进而提振这类公司的股价。

  李沐阳:加息预期缓和。日本市场表现较好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大家倾向于找一些分红高且自由现金流充裕的业务稳定的资产,日本五大商社等恰好属于这一范畴。

  俞瑾:根据Wind数据,截止6月30日,亚太股市的估值基本回到中枢位置,如果看MSCI亚太指数,PE(未来 12个月EPS)目前为10年的均值。但是对比美国市场,亚太市场的估值仍然没有修复到疫情前的水平,目前大约为30%的折价,估值相对水平低。

  亚太市场仍具估值性价比

  中国基金报记者:相较于欧美市场,当前亚太股市估值水平如何?

  李耀柱:截至6月29日,按照彭博的计算,当前日本NIKKEI 225指数的TTM PE估值是32.3x,过去五年平均是23.4x;韩国KOSPI指数的是15x,过去五年平均是15.2x;恒生指数是9.7,过去五年平均是11.6x;沪深300指数是13.8x,过去五年平均是15.1x;越南胡志明股票指数的是15.4x,过去五年平均是17.7x;印度NIFTY50指数是22.8x,过去五年平均是24.8x;美国标普500指数是21x,过去五年平均是21.9x;欧洲STOXX50指数是12.8x,过去五年平均是16.4x。

  整体来看,横向比较亚太股市的整体估值水平,除日本和印度以外,都比美国便宜,除去香港市场外,整体亚太市场估值比欧洲市场贵。纵向比较,除日本外,欧美以及其他亚太市场都低于过去五年均值水平。

  张自力:亚太股市的估值相对美股已非常低,尤其是A股。从万得全A来看,目前A股市场的整体估值在18倍,处于历史48%分位。短期看,估值已调整到位,此前市场预期过于悲观,虽然经济较弱,但只要有一定时间,居民端和企业端的资产负债表就能修复,盈利就会回升,市场就能上涨,下半年A股市场大概率出现稳中有升的情况。

  赵启元:当前,日经225和印度Sensex30的PE-TTM估值分别为23倍、19倍,历史分位数分别为29%、48%,无论绝对值和历史分位数相对美股均位于低位,仍有上升空间。另外,上证指数、恒生指数、韩国综合指数的PE-TTM估值分别为13倍、9倍、16倍,历史分位数分别为22%、12%、64%,绝对值和历史分位数相对美股均位于低位。因此,整体亚太市场仍具估值性价比。

  李沐阳:相对更低。但从估值中枢来看还算合理。

  狄星华:目前来看,亚太股市中,港股估值非常低,但可能需要一些催化使得投资人重拾信心。

  胡超:当前恒生科技指数静态市盈率为30.0X,2023/24/25年前瞻PE分别为23.5X/17.5X/11.9X。从基本面看,腾讯、阿里、美团等大一季度业绩环比改善趋势不变,降本增效推动盈利增长的同时,营收端受益于疫情放开开始回暖。考虑到大部分互联网公司主业集中在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的消费与广告行业,国内经济持续复苏将推动成分股业绩加速复苏,持续向上的基本面对目前历史相对低位的估值也有较强支撑。

  整体而言,恒生科技部分上市公司陆续公布一季度业绩数据,有好有坏,整体趋势上大致符合预期,部分业绩超预期的公司在股价上也有较为明显反应。当前市场情绪整体低迷,投资人对于业绩的要求更为苛刻。除开部分个股,港股整体表现较为羸弱。5月南下资金依然净流入超200亿,年初至今累计净流入超1100亿,港股市场的抛压主要来自于海外投资人。随着人民币双柜台推出,离岸人民币资产有望被盘活,边际上提升港股整体流动性。

  全球股市存结构性机会

  中国基金报记者:站在下半年的起点,从全球范围来看,您主要看好哪些市场机会?理由?

  李耀柱:从估值水平看,大部分市场当前的估值情况跟过去五年历史均值相比仍有吸引力。全球经济有望在通用人工智能带来的新科技趋势下催生新的增长亮点。尽管宏观上还会受到通胀影响,风险资产仍然受到高利率环境压制,但按照科技革命历史的表现,科技革命这个因素会在中长期降低通胀对于利率的影响,同时科技革命也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效率,所以我们对于全球的股市中长期表现乐观。

  这轮科技革命是由通用人工智能引领的,欧美、日本、韩国和中国都会受益于这轮科技革命。同时也看好欧洲、日本和中国的消费股机会,下半年中国经济复苏会对消费股有一定拉动。最后,我们认为全球制造业会有一轮产业升级,中国的制造业以及一些东南亚国家也会有不错的投资机会。

  张自力:看好美国成长股,今年有两波事情造成了科技股行情的突然爆发:一波是银行危机中,大科技公司被定义为安全资产,成为风险资金的避风港;一波是ChatGPT重新引燃了人工智能的热潮。美国成长股又进入了上升轨道。去年美联储罕见地连续加息,造成了估值收缩,但盈利并没有受到影响,很多公司ROE甚至达到了30%以上。

  所以,在加息暂缓或者不是逆风而行的市场环境里,成长股完全可以以自身的盈利能力作为驱动力量。除货币环境外,新兴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大模型的优异效果,以及在各个细分领域的融合、落地前景,极大地推动了科技行业未来模式的展望,并扩展了资本估值空间。

  张军:对于美国和欧洲等发达经济体而言,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处于不同阶段,银行业压力的严重程度也不尽相同,这些都表明投资者应该寻求地域分散化。

  尽管由于信贷引发经济收缩的迹象有限,劳动力市场和住房数据依然强劲,市场降低了对美国陷入整体经济衰退可能性的预测,但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胀率下降,我们将继续关注美国和欧洲的优质股票。 

  鉴于全球需求疲软,亚洲其他地区的出口在今年大部分时间内可能仍然较为疲软。

  然而,发达经济体与亚洲经济体的增长表现差异,再加上更有利的政策背景,意味着与内需相关的中国企业和亚洲股票将获得更高回报。随着美联储结束加息周期,美元疲软也将利好新兴市场和亚洲的金融资产,但由于美国降息预期落空及财政部普通账户重建的流动性影响,可能在短期内限制美元的下行幅度,因此这一利好因素可能将在晚些时候发挥作用。

  对于固收市场,目前是关注美国长期国债和投资级信用债的不错时机,偏长期固收策略有助于锁定长期收益率。但在高收益债方面,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能源板块,油价走弱背景下能源行业违约率有可能逐步上升,投资者应对高收益债券保持警惕。

  赵启元:往后展望,A股和美股科技的机会和性价比更大。全球角度看,宏观层面,加息预期见顶下,全球资产或迎拐点,长期支撑向上,权益资产更加受益。海外在通胀受到高利率抑制后,全球整体经济将会持续复苏,AI产业景气领先明显,主导企业所在的美股科技板块(纳指)或具备α。一旦通胀下行接近目标,大概率会发生降息,到时候低利率会提升整体估值,利好股市长期表现。

  从性价比和景气趋势看,因当前经济预期见底,A+H股当前处于行情相对低点。后续经济预期向下空间已较为有限,同时政策预期、经济复苏预期计入资产幅度不高,性价比凸显。从A+H股板块看,中国AI产业发展势头也较强,A股TMT和恒生科技等下半年机会逐步凸显。

  俞瑾:从全球配置角度来看,一般会从“估值和收益”这两个维度来看各个市场的机会。当前,从收益端来看,我们看好受益于人工智能、新能源转型等大趋势,具有成长属性且有alpha的美股市场。而从估值角度来看,A股和港股目前处于相对低位,也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

  胡超:天弘越南市场股票QDII是目前内地市场上唯一主要投资越南的基金。展望下半年,看好越南市场表现。

  尽管VN30指数年初至今上涨为仅高个位数,但代表中小盘股票的河内HNX30指数已累计上涨超27%,并在5月份进入加速上涨趋势,显示越南国内投资人的投资热情持续高涨。当前越南大盘股的估值依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即使上半年经济基本面较差,但资本市场依然展现了较强的韧性。随着更多财政政策落地,货币政策持续引导利率走低,越南资本市场在下半年有望获得较强支撑。

  2022年越南市场下跌,反映其仍存在一些市场结构和制度上的不完善。而从积极的角度看,政策因素虽在短期造成市场波动,但在长期将净化资本市场的生态环境。抛开这些短期因素,仍然看好越南本身的经济增长。在中长期,对于越南资本市场看好的观点并未发生变化。在加速融入国际贸易产业链和承接制造业转移方面,越南独特的竞争优势非常明确,包括: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快速成长的中产阶级,人口结构,以及一贯的开放政策。

  李沐阳:韩国市场半导体机会值得关注。半导体存储周期先行或显示出底部信号,韩国几个大型半导体公司业绩都很差,部分公司已经公告涨价。

  狄星华:仍然看好全球科技股:人工智能为科技股公司在收入端带来新的增长潜力,同时人工智能又在成本费用端降本增效,长周期看科技龙头的回报率比较优越。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