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admin

太反常?!风靡15年的双11,今年为何“静悄悄”?消费者吐露心声...

admin 2023年11月12日 13:10:12 10
太反常?!风靡15年的双11,今年为何“静悄悄”?消费者吐露心声...摘要:   11月11日  这场提前一个月就已启动的购物节  终于迎来“正日子”  从消费者到商家  记者听到最多的词是:安静  确实如此。往年,11月11日零点钟声响起后不久,...

  11月11日

  这场提前一个月就已启动的购物节

  终于迎来“正日子”

  从消费者到商家

  记者听到最多的词是:安静

  确实如此。往年,11月11日零点钟声响起后不久,各大电商会频频传来“捷报”。但今年,大部分平台都选择不再公布双11具体交易数额,一份份姗姗来迟的战报,只是默契地表示“销售仍在增长”——如今的双11,似乎真的走到了一个拐点。

太反常?!风靡15年的双11,今年为何“静悄悄”?消费者吐露心声...

  从“二选一”到“最低价”

  每年双11,都是伴随着硝烟开场的,今年也不例外。

  今年,天猫宣称:“全网最低价”是核心目标;京东零售CEO辛利军说:“真便宜,闭眼买”;拼多多表示:“天天真低价”。硝烟味十足。

  “商家之间很容易形成恶性竞争,我卖16块,他卖15块,那平台一定会给低价者流量,但问题在于,产品品质不一定相同,劣币驱逐良币。”有商家说。除此之外,商家们最怕遇到的,还有具有排他性质的“底价协议”。

  所谓“底价协议”,指的是商家承诺在特定促销期间,为特定平台提供国内全网最低价格。不止一位电商从业者表示,“底价协议”普遍存在,违约金百万元起。

  这个场景,有点似曾相识。2015年,双11前夕,京东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举报阿里扰乱电商市场秩序,称阿里要求平台上商家在当年的双11期间,不能同时参加京东的促销活动,一场名为“二选一”的连续剧就此开场。

  2018年,拼多多也卷入“二选一”的纷争。拼多多指责天猫对商家搞“二选一”,导致许多商家被迫退出拼多多的活动、下架商品,关闭旗舰店。天猫方面表示“二选一”不存在,是拼多多在“碰瓷”。

  “电商平台‘二选一’,其实就是没得选。”一家童装品牌负责人说,“如果不选择某一平台,马上就会被这个平台限流,我们是针对线上专门备货的品牌,这种打击真的非常大。但事实是,只靠一个平台根本无法提供充足流量,当然是多平台发展最好。”

  转折出现在2021年。那一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称,阿里巴巴集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在中国境内网络零售平台服务市场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处罚182.28亿元。

  当商家以为守得云开见月明时,未曾想,“二选一”成为一纸“底价协议”。硝烟弥漫之中,有商家算明白一笔账:日常经营利润本就不高,但双11需要请主播、买流量,还有平台的坑位费……一通操作下来,无异于“赔本赚吆喝”。于是,越来越多商家选择“躺平”,双11逐渐成为属于头部企业的竞争,中小商家越来越被边缘化。

  消费者:“最低价”没有答案

  对消费者来说,双11还不是二选一、三选一,甚至“多选一”,因为“最低价”也有前提。

  想要最低价,需要先付定金再享优惠,红包、购物券还有满减门槛要达标;甚至同一时段同一商家的同一产品,抢到的优惠券不一样,或者是否是平台会员,比如京东Plus或天猫88VIP,甚至页面不同,比如通过淘宝百亿补贴页面下单,商品价格都可能有差异……

  所以,对消费者来说,多平台比价已经不够了。“穿梭于各大直播间,以及天猫、京东、拼多多来回不停切换,是我最近每天下班后的日常。”有消费者说。

  还有被诟病的预售机制:先付定金,再付尾款。在消费者看来,每一节点都需要付出时间成本,除了等预售,还不能忘记付尾款的时间,否则定金很难退还;还有消费者发现,苦苦等待的预售价格并不是最低价,感觉自己“上当了”。

  “羊毛出在羊身上。双11说白了,毕竟是一场生意。”有商家对记者表示,平台要赚钱、商家要赚钱,千层“套路”瞄准的就是消费者的钱包。

  2009年,淘宝试水“双11”,造出风靡15年的购物节。如今,双11一年比一年来得早,消费者却迷茫了,到底怎么买最便宜?

  双11需要“新内涵”

  今天,我们还需要双11吗?答案依然是肯定的。

  咨询机构埃森哲发布的2023双11报告显示,随着消费回暖,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未来中国消费市场前景可观。“双11作为全年体量最大的线上消费节点,无疑是全球消费品牌的必争之地”。

  从数据来看,截至11月11日下午,天猫有402个品牌成交破亿元,超3.8万个品牌同比增速超过100%;京东则表示累计已有约300个品牌销售破亿元,大量品牌、商家仍保持着销售高速增长态势。

  埃森哲认为,对于品牌商家来说,双11已经不再仅仅意味着销售高峰,更是一个特殊的运营节点。激发用户兴趣、提升用户体验、增强用户黏性,成为更为关键的竞争因素。因此,品牌方和平台要为双11注入新内涵。

  双11的新内涵,显然不是“最低价”,而是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建立起“优质低价商品供给、满足消费需求、商家挣钱”的正向消费循环。

  “双11进入一个平台期,也到了一个大家都想谋求某种改变的‘拐点’。围绕低价引发的争执,显然是没有意义的。这场行业大战,最终还是要服务于整个电商行业技术和生态的发展。”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执行所长崔丽丽说,如今,数字经济成为企业增长的关键赛道。作为线上消费关键节点的双11,或许应该从一场购物狂欢节,成为各大平台创新能力的试验场。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上观新闻  作者:俱鹤飞

  微信编辑:佳思敏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