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因港而兴的。170多年前,北外滩随上海开埠,成为上海现代航运业的发祥地之一。
1920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规划“东方大港”,曾设想在上海南面建设深水港,当时规划的方位,接近今天的浙江乍浦。
日后上海港曾多次外迁。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正式提出建设深水港问题。2005年,洋山港正式开港。
今天的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已经成为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综合智能化程度最高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我们今天的调研路线,也从北外滩起步,穿过历史的隧道,驶过东海大桥,来到洋山四期。
临港的忙碌是24小时的。除了日出和日落之外,这里没有清晰的昼夜之分。四面八方的货物在这里分流卸载,中国制造从这里启航,向海平线出发,销往世界各地。自带“中国芯”,这座高科技的自动化码头,仍在不断寻求技术突破,成为中国拥抱世界的重要枢纽。
当前A股的上市公司已经超过5000家。对于我们机构投资者来说,单一公司的研究,通常会从报表和数据的案头工作入手。而当我们站在堆积如山的集装箱下,站在全自动化的运营设备下,或者登高临远地俯视了宏伟的园区景象的时候,冰冷的数字被具象化了,我们得到了更加真实鲜活的信息。
敲黑板!
近期,由基金经理张容赫拟任基金经理的国泰招享添利六个月持有期混合基金(A类: 019727,C类:019728)正在发行中。这是一只具备“自上而下的宏观视野”、追求“风险收益比”、股债均衡配置的“固收+”产品。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持续关注一下!
我们也整理了一些关于国泰招享添利六个月持有期混合基金(A类: 019727,C类:019728)的资料,给大家了解。
国泰招享添利是一只怎样的产品?
国泰招享添利是一只“固收+”策略产品(偏债混合型),投资于股票、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券资产合计占基金资产的10%-30%,其中港股通标的股票投资比例不超过全部股票资产的50%。
投资策略以高评级固收资产筑底,同时将积极运用久期等策略控制回撤。
权益部分将主动控制中枢在15%左右,主要追求收益增厚,关注安全边际、盈利增速、现金流增速等指标;目前相对关注交运、建筑等行业板块,此外相对关注红利策略。
国泰招享添利基金适合怎样的投资者?
希望对抗通胀,不满足于货币收益或想尝试理财转型的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投资,初衷是希望自己的闲钱能够保值增值,近年来由于货币基金收益率不断走低,这类投资者不得不寻找其他的理财替代产品,但投资经验相对不足,且无太多精力关注市场变化。“固收+”产品本质是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力求实现组合的稳健回报,产品长期来看能够穿越牛熊,可较大程度免去此类投资者的择时烦恼。
风险偏好比较稳健的投资者。风格稳健型的投资者,无法承受权益市场波动的带来的风险,只想安安稳稳投资,在本金不必承受较大亏损的前提下,希望能够赚取高于货币基金、银行理财的收益,“固收+”产品也非常适合作为资产配置的主要选项,能够较好地控制风险,在市场上涨时,能分享市场上涨收益,在市场下行时,又能体现出较好的防守作用。
需要进行资产配置的相对成熟的投资者。对于成熟的投资者来说,从资产配置的理念出发,“固收+”产品可以作为长期配置的一部分,以优化自身投资组合,分散市场波动风险。
拟任基金经理张容赫对后市怎么看?
具体投资方向如何?
权益市场方面,我们认为现在的权益市场被一定程度低估了,2024年上半年经济或迎来比较强的恢复。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当前时间点我们对于宏观经济包括权益市场相对积极。相对于权益类基金投资,我们在固收+的选股中,除了常见的景气度投资外,我们更重视股票的确定性、容错率以及安全边际。
债券市场方面,目前整体的收益率曲线情况相对来说是比较平的,长端收益率和短端收益率之间的差距不大。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认为短端性价比会更高一些。结合对于2024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判断来看,我们认为长端收益率可能有一定上行的风险。从债券管理来看,我们倾向于在利率方面,把久期稍微压短一些。而信用方面,我们持谨慎乐观的态度。
风险提示:市场观点将随各因素变化而动态调整,不构成投资者改变投资决策或选择具体产品的依据。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提及基金由国泰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为混合型,理论上其预期风险、预期收益高于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型基金,低于股票型基金。本基金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时,会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基金份额持有人持有的每份基金份额最短持有期限为6个月,在最短持有期限内该份基金份额不可赎回或转换转出,自最短持有期限届满的下一工作日起(含该日)可赎回或转换转出。即投资者要考虑在最短持有期限届满前资金不能赎回及转换转出的风险。如需购买相关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