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西湖简单介绍
- 2、杭州西湖风景介绍?
- 3、西湖详细介绍
- 4、介绍杭州西湖的资料
- 5、杭州西湖 西湖十景简介
- 6、西湖简介 西湖的介绍
西湖简单介绍
不知道你要多简单的 这简单二字对我这个资深大导游来说还真有点难度呢呵呵
西湖是在杭州城西面的一个泻湖,古时与海相连,后来因为泥沙淤积成为一个独立的泻湖
西湖的特点是三面云山一面城,主要的景观是一湖两塔(雷锋,宝俶),三堤
(苏,白,杨公堤)三岛(湖心亭,阮公墩,三潭映月)
西湖最有名的就是南宋时的西湖十景,要记着十景的景名也不难,就按照春夏秋冬,晨昏暮晓,眼见耳听来记
春有苏堤春晓,夏有曲院风荷,秋有平湖秋月,冬有断桥残雪;早有雷峰夕照,晚有三潭映月,远听南屏晚钟,近听柳浪闻莺,远观双峰插云,近看花港观鱼。
西湖的面积6.5平方公里,平均深度2.5米,苏堤全长近3公里,白堤长900多米
湖中堤岛把湖面共分为9块,最大的外湖,白堤北面的北里湖,苏堤西面的西里湖,岳庙对面的岳湖,花港旁边的小南湖,还有湖西的四块水面有北往南依次是金沙港,毛家埠,乌龟潭,浴鹄湾。
所以说西湖是水不广而多分割,山不高而多逶迤。
还有西湖和历史文化名人之类的你网上查一点吧
你要简单的导游词,我把基本的都写给你了,这是我辛辛苦苦写出来滴,不是复制黏贴来的哦
杭州西湖风景介绍?
杭州西湖西湖介绍的景点主要包括:断桥、雷峰塔、苏堤等。
1、断桥
西湖断桥位于杭州北里湖和外西湖的分水点上西湖介绍,一端跨着北山路,另一端接通白堤。据说,早在唐朝断桥就已经建成,宋代称保佑桥,元代称段家桥。断桥之名得于唐朝。其名由来,一说孤山之路到此而断,故名;一说段家桥简称段桥,谐音为断桥,桥的东北有碑亭,内立“断桥残雪”碑。
2、雷峰塔
雷峰塔又名皇妃塔、西关砖塔,位于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雷峰塔初建于977年,是吴越忠懿王钱弘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而建。因塔成之时恰逢北宋追谥钱弘俶逝去不久的夫人孙氏为“皇妃”,所以命名为“皇妃塔”。
3、苏堤
苏堤位于西湖西侧,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3千米,是北宋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命名为苏堤,沿堤建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6座单孔石拱桥。
扩展资料:
位置境域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杭州市区西部,景区总面积49平方千米,湖面面积为6.38平方千米,中心地理坐标:北纬30°14′45″, 东经120°8′30″。
地质地貌
西湖南、西、北三面环山,东邻城区,南部和钱塘江隔山相邻,湖中白堤、苏堤、杨公堤、赵公堤将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湖中有三岛,西湖群山以西湖为中心,由近及远可分为四个层次,海拔高度从50至400米依次抬升,形成“重重叠叠山”的地貌景观。
西湖与群山的第一层次相连,与后三个层次的距离,分别为1650米、3450米和5600米,在湖中看山景,仰角在5°以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湖
西湖详细介绍
杭州西湖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 面积 5.64平方公里,最大深度6.52米,平均深度1.21米。原为古海湾,钱塘江泥沙淤阻后形成。
西湖多数水域处于富营养状态,小南湖和三潭内湖已接近富营养下限,主要污染物是生活污染,N、P超过正常值6~4倍;年平均水温17.6℃,最高10月28.6℃,最低3月4.0℃,无湖冰;80年代初鱼类有51种,分属10目16科43属,鱼类来源有:(1)固有野杂鱼;(2)钱塘江带入鱼类,(3)人工引进驯化的养殖鱼种,养殖鱼类成为优势西湖最主要的放养鱼种是鲢和鳙,两者占总放养量的75%~80%;其次是鲫、河内鲫,其他养殖鱼类还有团头鲂、细鳞鲴、圆吻鲴、以及鳗鲡等,为保护大型水生植物,停止放养草鱼和青鱼,西湖还有少量
西湖古称钱塘湖,又名西子湖,形态为近于等轴的多边形,湖面被孤山及苏堤、白堤两条人工堤分割为5个子湖区,子湖区间由桥孔连通,各部分的湖水不能充分掺混,造成各湖区水质差异,大部分径流补给先进入西侧3个子湖区,再进入外西湖;湖水总面积5.593km2,总容积1.10亿立方米,平均水深1.97米;西湖底质是一种有机质含量特别高的湖沼相沉积,属于粉砂质粘土或粉砂质亚粘土,最上层皆为藻骸腐泥层(黑色有机质粘土),中层泥炭层或沼泽土,最下层为基底粉砂层;入湖河流部是短小的溪涧,主要补水河流为金沙涧、龙泓涧和长桥溪,泄流
西湖的美不仅在湖,也在于山。环绕西湖,西南有龙井山、理安山、南高峰、烟霞岭,大慈山、临石山、南屏山、凤凰山、吴山等,总称南山。北面有灵隐山、北高峰、仙姑山、栖霞岭、宝石山等,总称北山。它们像众心拱月一样,捧出西湖这颗明珠。山的高度都不超过400米,但峰奇石秀,林泉幽美。南北高峰遥相对峙,高插云霄。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各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所以无论杭州本地人还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乐道,先游为快。
新西湖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经过杭州市民及各地群众积极参与评选,并由专家评选委员会反复斟酌后确定的,它们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其它景点还有保俶挺秀、长桥旧月、古塔多情、湖滨绿廊、花圃烂漫、金沙风情、九里云松、梅坞茶景、西山荟萃、太子野趣、植物王国、中山遗址、灵隐佛国、岳王墓庙。
西湖不但独擅山水秀丽之美,林壑幽深之胜,而且还有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自然、人文、历史、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西湖古迹遍布,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5 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还有39处文物保护点和各类专题博物馆点缀其中,为之增色,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游览胜地。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苏白两堤,桃柳夹岸。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此时走在堤上,你会被眼前的景色所惊叹,心醉神驰。西湖的美景不是春天独有,夏日里接天莲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斜的红梅,更有那烟柳笼纱中的莺啼,细雨迷蒙中的楼台,无论你在何时来,都会领略到不同寻常的风采。
惠州西湖
惠州西湖在广东省惠州市,面积为杭州西湖的四倍。远在晋代,已在此建楼台水榭,湖光山色 迷人,湖畔白鹤峰上,原有苏东坡故居,现存东坡亭、六和塔、苏东坡妾朝云墓,以及建于宋代的丰湖书院。
颍州西湖
颍州西湖在安徽阜阳市,唐宋以来,即与惠州、杭州西湖并称,宋时,晏殊、欧阳修、苏东坡相继为太守,曾宴游其地,多有题咏。清嘉庆后,黄河屡次决口,使湖面逐渐淤塞,现仍存有会老堂和欧阳修石刻像。
福州西湖
福州西湖在福州市区西北隅,是晋太守严高在公元283年所凿,当时为灌溉良田之用,为福建最负盛名的风景胜地,1914年辟为“西湖公园”。
桂林西湖
桂林西湖在广西桂林市,其面积为八大西湖之首,南宋范成大说:“隐山六洞,皆在西湖中,广袤数百里。”隐山六洞是桂林名胜之一,岩洞奇丽,湖水晶洁。
北京西湖
北京西湖亦称昆明湖,源自玉泉水,四山回绕,周围10余里,面积达3000多亩,湖的北面是万寿山,万寿山与昆明湖组成举世闻名的颐和园。
南昌西湖
南昌西湖位于南昌市中心,与东湖相对,故名。因建有孺子亭而著称于世。明万历年的西湖四周垒石,环护亭基,湖畔垂柳成行,为当时豫章十景之一。
雷州西湖
雷州西湖位于广东雷州,原名罗湖,始建于北宋,自从大文豪苏轼兄弟在此醉游之后,罗湖更名为西湖。现在建立了西湖公园,最著名的是西湖公园十贤。
潮州西湖
潮州西湖位于广东潮州城区的西湖公园。西湖公园南面是碧波荡漾的玉带似的西湖池,北面是峰峦起伏的西湖山。西湖山因远看如横卧的葫芦,故也称葫芦山。西湖公园的中间地带有广场,花圃、荷池、乐园和各种建筑物,是整个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湖自唐代开辟以来,一直是潮州著名的旅游风景区。这里峰岩石刻自成一体,亭台楼阁千姿百态,四时花卉争妍斗艳,古迹传说丰富多彩。潮州西湖曾被称为全国三十六处西湖之一,又是潮州一处有悠久历史的名胜古迹。全省三大著名摩崖石刻群之一——葫芦山摩崖石刻便在西湖公园内。西湖的葫芦山主峰上,有以飞凤伫立为造型的新塑建筑物——凤座。西湖湖水清澈,波平如镜。春日里,春光明媚,岸柳飘舞,湖中游鱼,忽聚忽散;如遇春雨霏霏,空朦一片,湖中之鱼,若隐若现,渔翁乘筏,抛网捕鱼,甚有诗意。因此,“西湖渔筏”向来被列为潮州八景之一。
揭阳西湖
广东省揭阳市榕江西湖位于市区中部,南河北侧,是1058年的筑堤围造起来的一处以水域为主的风景区。目前,有大小湖塘20多个,连成300多亩的宽阔水面。有九曲石桥横架湖中,中置双层瑚心亭,古色古香,颇有江南园林意趣。环湖垂柳,摇绿曳碧,拨云弄月,十分雅致。红墙黄瓦,掩映于丛林之中;虫唱鸟鸣,四时不断。游艇往来,清歌婉转。为粤东一大名胜。
介绍杭州西湖的资料
西湖西湖介绍,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面西湖介绍,是中国大陆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它是中国大陆主要西湖介绍的观赏性淡水湖泊之一,也是现今《世界遗产名录》中少数几个和中国唯一一个湖泊类文化遗产。
西湖三面环山,面积约6.39平方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南北长约3.2千米,绕湖一周近15千米。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按面积大小分别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西湖介绍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扩展资料西湖介绍:
西湖十景
南宋.西湖十景
西湖十景之名源出南宋山水画。南宋祝穆《方舆胜览》、吴自牧《梦粱录》均有记载,当时的文人诗词也多有提及。十景皆傍近西湖或在湖中,最初的十景景目为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曲苑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两峰插云。至清朝,康熙帝南巡至杭,为西湖十景题字,并将“两峰插云”改为“双峰插云”;
“雷峰落照”(或称“雷峰夕照”)改为“雷峰西照”;“南屏晚钟”改为“南屏晓钟”。但是“西照”与“晓钟”两个名称却未被人们接受,后人仍沿用南宋旧名至今。此后当地官吏将康熙帝御笔所书,刻石立碑,建亭恭护,至此,西湖十景石碑成为景点标志。乾隆帝南巡杭州,就十景各赋诗一首,镌刻于碑石阴面,使西湖十景景名更广为人知。
十景名称不仅用词贴切,亦对偶整齐(严格上并非对仗,对仗还须论格律、平仄)。例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曲苑风荷”、“南屏晚钟”、“雷峰夕照”,其中两景任意搭配也可成对。“花港观鱼”、“柳浪闻莺”,或是“三潭印月”、“双峰插云”,这些本身也是对偶句或词组,非常工整。
1984年.新西湖十景
1984年,《杭州日报》等五家单位发起了新西湖十景评选活动,最后新十景确定为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新十景的特点在于其地理范围大于旧十景,其中大多数位于西湖周边群山之中。
与传统的西湖十景一样,新十景名称也见对偶。譬如,“九溪烟树”对以“满陇桂雨”或“吴山天风”(其中“九”与“满”均为数词,较工);“玉皇飞云”与“宝石流霞”、“龙井问茶”与“虎跑梦泉”、“黄龙吐翠”与“阮墩环碧”等组合亦见工整。
2007年.三评西湖十景
2007年,杭州市政府进行“三评西湖十景”和名称征集,灵隐寺等一批景点入围,成为三评西湖十景。确定为灵隐禅踪、六和听涛、岳墓栖霞、湖滨晴雨、钱祠表忠、万松书缘、杨堤景行、三台云水、梅坞春早、北街梦寻。
参考资料:西湖(浙江省杭州市西湖)_百度百科
杭州西湖 西湖十景简介
苏堤春晓
位于西湖的西部水域, 西距湖西岸约500米, 范围约9.66公顷。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 ,著名文人苏轼用疏浚西湖时挖出的湖泥堆筑了一条南北走向的长堤。堤上建有六桥,自南向北依次命名为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后人为纪念苏轼,将此堤命名为“苏堤”。
曲院风荷
位于西湖北岸的苏堤北端西侧22米处,范围约0.06公顷,以夏日观荷为主题,在视觉上呈现出“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特色。
平湖秋月
位于孤山东南角的滨湖地带、白堤西端南侧,是自湖北岸临湖观赏西湖水域全景的最佳地点之一。以秋天夜晚皓月当空之际观赏湖光月色为主题。
断桥残雪
位于在西湖北部白堤东端的断桥一带, 范围约2.61公顷。尤以冬天观赏西湖雪景为胜。当西湖雪后初晴时,日出映照,断桥向阳的半边桥面上积雪融化、露出褐色的桥面一痕,仿佛长长的白链到此中断了, 呈“雪残桥断”之景。
花港观鱼
在苏堤映波桥西北197米处,介于小南湖与西里湖间,范围约0.25公顷。以赏花、观鱼为景观主题,体验自然的勃勃生机。春日里,落英缤纷,呈现出“花著鱼身鱼嘬花”的胜景。
柳浪闻莺
在西湖东岸钱王祠门前水池北侧约50米的濒湖一带,范围约0.54公顷,以观赏滨湖的柳林景观为主题。
三潭印月
在西湖外湖西南部的小瀛洲岛及岛南局部水域,范围约7.67公顷,是杭州西湖最具标志性的景观。该景观以水中三塔、小瀛洲岛为核心观赏要素,以月夜里在岛上观赏月、塔、湖的相互映照、引发禅境思考和感悟为欣赏主题。
双峰插云
由西湖西部群山中的南、北两座高峰,以及西湖西北角洪春桥畔的观景点构成,以观赏西湖周边群山云雾缭绕的景观为主题。
雷峰夕照
位于西湖南岸的夕照山一带,范围约13.19公顷,以黄昏时的山峰古塔剪影景观为观赏特点。
南屏晚钟
位于西湖南岸的南屏山一带,范围约3.91公顷,以南屏山麓净慈寺钟声响彻湖上的审美意境为特点。
扩展资料
“西湖十景”是指浙江省杭州市著名旅游景点西湖及其周边的十处特色风景。最著名的以南宋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雷峰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双峰插云、南屏晚钟闻名。
“西湖十景”,景名合一,令人如临其境,如见其形,深受国内外广大游客欢迎,堪称景点命名的典范之作。“西湖十景”景名之美,甚至打动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的评审专家,对西湖申遗成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杭州西湖它不仅是一个自然湖,更是一个人文湖,它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这种基因是无法复制的。西湖是“自然与人类共同的作品”,春来“花满苏堤柳满烟”,夏有“红衣绿扇映清波”,秋是“一色湖光万顷秋”,冬则“白堤一痕青花墨”。
名自景始,景以名传,故有“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等景名流传于世。名中有诗,名中有画,以命名艺术之美点化自然山水。
2007年5月8日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作为文化景观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1处“世界遗产”。
命名美学
中华民族“二元对立”、“中和平衡”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汉语使用“偶对为佳”、“四言为正”的审美情趣,以及古典文学创作中追求奇特想象、精巧构思、生动形象的浪漫艺术思维,都深刻地影响了“集称景观题名”的命名方式。
三代“西湖十景”景名在语言形式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学价值,集中表现为音律美、结构美以及意蕴美。
每个景名都是四字格式,四个音节巧妙运用汉字的四声和平仄,读来抑扬顿挫、起伏相间、节奏鲜明、朗朗上口,极富音律之美。三代“西湖十景”都非常注重声调的搭配,既有规律性又富于变化,从而在音律节奏上达到很好的审美效果。
“西湖十景”题名的结构,从语言形式表层而言,形成了语言风格简约凝练之美,从深层语义角度讲,其语法成分关系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在理解上灵活自由,可以作多向理解,从而解放了想象空间,扩展了语义内涵,独具含蓄想象之美。
“西湖十景”的命名体现出深厚的意蕴美,不仅是一种文化景观的再现,更是一种文化意象的体现。
比如“三潭印月”,就为人们展现了夜西湖月光、波光、塔影交相辉映,湖中有月,月中有塔,塔孔中又有月的一幅令人陶醉的美丽画面。为了营造意蕴美,“西湖十景”的景名在意象的选择和组合以及意境的营造上有很高的要求。
西湖简介 西湖的介绍
1、西湖西湖介绍,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西湖介绍,杭州市区西部,景区总面积49平方千米,汇水面积为21.22平方千米,湖面面积为6.38平方千米。
2、西湖南、西、北三面环山,湖中白堤、苏堤、杨公堤、赵公堤将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西湖西湖介绍的湖体轮廓呈近椭圆形,湖底部较为平坦,湖泊平均水深为2.27米,最深约5米,最浅不到1米。湖泊天然地表水源是金涧、龙泓涧、赤山涧(慧因涧)、长桥溪四条溪流。西湖地处中国东南丘陵边缘和中亚热带北缘,年均太阳总辐射量在100—110千卡/平方厘米之间,日照时数1800—2100小时。
3、西湖有100多处公园景点,有“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三评西湖十景”之说,有60多处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20多座博物馆,有断桥、雷峰塔、钱王祠、净慈寺、苏小小墓等景点。
4、2007年,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