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阳谷夜景有哪些可看
- 2、阳谷旅游景点哪里好玩
- 3、阳谷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 4、阳谷有什么好玩的?
- 5、阳谷现在晚上哪里有玩的
- 6、阳谷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阳谷夜景有哪些可看
狮子楼景区夜景
紫汇湖公园景阳冈大酒店金水湖大桥谷山公园
阳谷旅游景点哪里好玩
景阳岗
景阳岗位于阳谷县城东16公里张秋镇境内。传说为《水浒传》中描述的武松打虎处。总占地面积33.3公顷。景区内沙丘起伏,莽草丛生,林荫蔽日,一派荒野景象。其主要景点有三碗不过冈酒店、乡民告示处、县衙告示处、山神庙、武松打虎处、石碑、虎啸亭、武松庙、湖心岛、钓鱼台、碑林、虎池、猴山、鹿苑、箭场等20余处。 “武松打虎处”石碑为南宋时期所立。山神庙:已有200余年的历史,共3间,建在长30米、宽25米、高4米的土台上,坐北朝南,青砖灰瓦。庙内塑有武松打虎造像。
狮子楼
狮子楼 坐落在阳谷县城大隅首西南角,始建于宋景祐三年,现为水浒旅游线上重要景点。“水浒”英雄武松为兄报仇在此怒杀西门庆,狮子楼因而名扬四海。此楼为宋式建筑,二层五开间三进深,青砖灰瓦,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雄伟壮观。建筑面积451平方米,高15.8米。楼前列石狮两对;楼内陈列水浒人物塑像,形态逼真,生动传神。当代名人沈雁冰、刘海粟、李苦禅、顾颉刚等均有题咏留此。
海慧寺
海慧寺,位于阳谷县城东50华里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据寺碑记载,清朝康熙年间所建,至今仍坚固如初。寺院占地近百亩,由刘公祠、海慧寺、运司会馆三部分组成。原有殿堂、僧房、楼阁200余间,现存81间。海慧寺作为寺院建筑,结构完整严谨。沿其中轴线从南往北依次为山门和前殿、中殿、大殿、三大殿及三进院落。
古阿井
古阿井位于阳谷县城东20公里处,古运河西岸,东阿故城遗址中央,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阿井深数丈,以青砖砌成,井口覆以石板,井水色绿而重,清冽甘美,杂质很少,用以烧水,几年内水壶中也不见有水垢。水中富含钙、镁、钾、钠、锶等十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水质极佳,是天然的保健矿泉水,用此井水熬胶,易除杂质,且能增加疗效,因此当地所产阿胶为历史上公认的正宗阿胶,素有“贡胶”之美誉。史料有关阿井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其后几经重修,至今不废。
迷魂阵
迷魂阵阳谷县城东北6公里处,有两个村庄都叫“迷魂阵”,南边的叫“大迷魂阵”,北边的叫“小迷魂阵”。“大迷婚阵”村小,“小迷魂阵”村大。外人进村后,沿着村内狭窄的街道行进,会觉得方向随时在变,不辨东西南北,以至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发生错觉,想走出村子,比登天还难。当地有一则民谣唱道:“进了迷魂阵,状元也难认;东西南北中,到处是胡同;好像把磨推,老路转到黑。”
阳谷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1、东昌湖阳谷县晚上哪里好玩:东昌湖属于知名度非常高阳谷县晚上哪里好玩的风景名胜区阳谷县晚上哪里好玩,京汉大运河从景区穿过,所以形成辽阔的水面和独有的秀丽的风景,在整体上完全很好的凸显出阳谷县晚上哪里好玩了城湖一体的独有风貌。
2、阿尔卡迪亚温泉:阿尔卡迪亚温泉共有七大功能区域组成,有任何需求都能在这里得到最好的满足,各类齐全的设施设备是它最大的优势,而且其中的建筑具有很明显的中式园林风和独有的江南特色。
3、光岳楼:光岳楼主要由墩台和主楼两个部分组成,共高24米,它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在我国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也是非常伟大的建筑之一,其周边附近也有不少的名胜古迹。
4、东阿药王山:东阿药王山属于国家级别的4A级景区,是非常有游玩价值的,其中共有三百余种药用和观赏性极高的植物。
5、狮子楼旅游区:狮子楼旅游区主要分为上狮子楼和狮子楼旅游城,它以宋朝时期的历史文化为背景,将历史故事和人文景观完美的融合,所以整个非常的具有特色。
阳谷有什么好玩的?
阳谷县:景阳冈 狮子楼 教堂
境内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化积淀深厚。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金瓶梅》中的许多重点章节故事发生在阳谷,是水浒旅游线和古运河文化旅游线上的重要景区,被山东省政府列为省八大重点旅游区之一。
阳谷现在晚上哪里有玩的
狮子楼。
狮子楼旅游城位于阳谷县城十字街首,始建于北宋景佑三年,楼高15.8米,五开间三进深,建筑面积451平方米。此楼原为酒楼,楼前有两对石狮,别具一格。因武松斗杀西门庆而闻名遐迩。此楼坐西朝东,主楼为全木结构,红柱灰瓦,雕梁画栋,飞角翅檐,古朴典雅。
阳谷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阳谷故城遗址
(史称水没城):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北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县治延用历时377年。该遗址虽史志有载,但过去曾有争论。1992年版《阳谷县志》根据大量史料论证,始定位在阿城镇辖区西南隅,景阳岗风景区西三华里的叠路头村附近。介绍该遗址,有必要介绍一下认定该遗址的依据。认定古地名,史界公认有三个要素:1、史乘有载;2、有广泛的民间传说;3、附合史乘和民间口碑的实地方位。《太平寰宇记》卷十三载……至皇朝开宝六年(公元973年)河水冲破县城,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移于上巡镇。《山东通志》(清同治本)载,“水没城”在县城东三十里叠路桥西。《阳谷县志》(清康熙间本)载“水没城在县东三十里叠路桥西”。从史志来看方位记载较明确。民间对隋代阳谷故城有大量与史志记载相符的传说。县史志办的几位领导曾多次进行过走访。笔者于2007年6月4日去遗址附近村庄采访多人。据张八村白书昌老人讲:“我自小就听老人说村东有个水淹城,阳谷县最早的县城就埋在地下。白书昌还说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生产队在农田打井、挖沟、取土农事活动中,多次挖到整座院落的顶部。因淤埋太深,无法细探根底。并挖出过大量碗,碟及生活用具残片。采访马楼、张庄、叠路头村多人,所言与白书昌并无矛盾之处。他们还能描述水没城大致方位为:东起叠路头村东头,西至张八村东,共长约2000米,南起马楼村北往北宽约2000米”。以上我们可知,认定古地名的三要素齐备,印证了阳谷县政府确认隋代阳谷城方位,并立碑于叠路头村西有充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