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诗萌 北京报道
12月5日,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区)等榜单发布。榜单由稷夏智库受权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20)》指标体系编制而成。其中,在对地区生产总值在350亿元以上的新城区和700亿元以上的主城区综合竞争力指数测算的基础上,分别形成了全国百强主城区和全国百强新城区榜单。
主城区、新城区十强发布
2023年全国百强主城区前10位中,排在第1位的是上海浦东新区,第2位是北京海淀区,第3位是深圳南山区;其他依次是北京西城区、北京朝阳区、深圳福田区、天津滨海新区、上海黄浦区、广州黄埔区和北京东城区。前10强主城区大都属于一线城市,广州主城区一进一出,仍然只有1个主城区进入前10强,前10强其他主城区与上年相同。
从省域分布来看,百强主城区分布20省份,江苏、浙江和广东主城区百强数目最多。江苏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主城区数目较上年多1席,达到17席,浙江和广东百强主城区也各增加1席,分别达11席和10席,上海和北京百强主城区数目分别达8席和4席,与上年数目相同。
2023年全国百强新城区前10位中,排在第1位的是杭州余杭区,相比去年跃升了3位。第2位是佛山顺德区,第3位是深圳龙岗区,其他依次是深圳宝安区、常州武进区、佛山南海区、南京江宁区、绍兴柯桥区、杭州萧山区和武汉汉南区,其中后三个区系本次新进入前10强。
从省域分布来看,百强新城区分布17省份,江苏和广东新城区发展优势明显,西部地区新城区发展略显滞后。江苏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新城区数目最多,达到19席,广东达到16席,其次是重庆,占13席,上海、浙江和四川数目相同,都占7席。山东和湖北各占6席,北京和福建各5席,河北占3席,天津、安徽、湖南、江西、陕西和辽宁各占1席。其中,广东新城区百强数目减少1席,福建则增加1席,其他省份数目保持不变。
新城区管理更多经济社会事务
GDP数据方面,2022年,全国百强主城区和新城区GDP总额分别达到223635亿元和134984亿元,占全国GDP比重分别为18.5%和11.2%,均高于全国百强县(市)的10.1%。不过,2022年,全国百强主城区和新城区经济总体增速分别为2.65%和2.20%,低于百强县(市)的3.92%。
收入与支出方面,全国百强主城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额占全国比重达到6.72%,高于百强新城区的4.57%和百强县(市)的3.96%。不过,全国百强新城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全国比重达到5.64%,高于主城区,表明新城区需要管理的经济社会事务也较多。全国百强主城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只有6.11%,低于百强新城区的6.90%和百强县(市)6.63%,较上年下降幅度也较大。人均GDP、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指标,都是百强主城区最强,百强新城区次之,百强县(市)最弱。
公共服务方面,全国百强主城区小学在校生占常住人口比重大于新城区,但是中学在校生占常住人口比重小于新城区,这使其中小学在校生比率相对新城区偏低。全国百强主城区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高达10.28张,远高于百强县(市)和百强新城区。
据悉,全国百强主城区榜单通过构建包含经济实力、增长动能、结构高级化、城市消费力、财政自给、居民收入、教育均衡、卫生保障和绿色发展等9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的竞争力评价体系,经测算形成。
全国百强新城区榜单通过构建包含经济实力、增长动能、结构高级化、城市消费力、财政自给、金融便利、居民收入、教育均衡、卫生保障和绿色发展等10个一级指标和20个二级指标的竞争力评价体系,经测算形成。
《华夏时报》受权发布2023年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主城区排名:
以及2023年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新城区排名: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