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龖、龘、纛、爨、灪、麤、彠”怎么读?
龖读音:dá
龘读音: dá
纛读音: dào
爨读音: cuàn
灪读音: yù
麤读音:cū
彠读音: huò
龖释义:
1.双龙:“~之赫,霆之砉。”
2.龙腾飞的样子。
龘释义:古同“龖”,龙腾飞的样子。
纛释义:古代军队里的 大旗。
爨释义:
1.烧火煮饭:分~。分居异~(旧时指弟兄分家过日子)。
2.灶:执~。
3.姓。
灪释义:
1.〔~䃶〕高峻,如“澎濞~䃶。”
2.〔~滃(wěng)〕大水茫茫的样子。
麤释义:同“粗”。
彠释义:
1.尺度。
2. 用秤称
扩展资料
龖出处:
1.《唐韵》徒合切《集韵》达合切,音沓。《说文》飞龙也。
2.《六书·精薀》震怖也。二龙飞,威灵盛赫,见者气夺,故讋从此省。
3.《元包经》震龖之赫霆之砉。传曰:二龙怒也。
龘出处:
1.《玉篇》音沓。龙行龘龘也。
2.康熙字典,【卷三】【言部】失气言。一曰不止也。从言,龖省声。傅毅读若慴。籒文讋不省。之涉切。
纛出处:柳营出号风生纛。——许浑《中秋夕寄大梁刘尚书》
爨出处:
1.爨,炊也。——《广雅》
2.取其进火谓之爨,取其气上谓之炊。——《说文系传》
3.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孟子·滕文公上》
灪出处:
1.《广韵》《集韵》?纡物切,音郁。灪滃,大水貌。
2.《木华·海赋》澎濞灪䃶。《注》灪䃶,高峻貌。
麤出处:
1.《字统》警防也。鹿之性相背而食,虑人兽之害也,故从三鹿。
2.《玉篇》不精也。《周礼·天官·内宰》比其小大,与其麤良,而赏罚之。《疏》布帛之等,缕小者则细良,缕大者则麤恶。
彠出处:
1.《广韵》忧缚切《韵会》郁缚切,?音嬳。
2.《说文》本作蒦。蒦,度也。或从寻,寻亦度也。
3.《马融·长笛赋》挑截本末,规摹彠矩。
灪这个字拼音是什么?
灪拼音yù
1、〔灪䃶〕高峻。
2、〔灪滃(wěng)〕大水茫茫的样子。
"龖、龘、纛、爨、灪、麤、彠"是什么意思?怎么读?
1、龖dá
字是两个繁体的龙字组成的,属于龙字部,意思也有双龙之意,群龙腾飞的样子。本义为鬼魂飞的样子,现 在写作“龘”,也指五龙:震,龖之赫,霆之砉。
2、龘(dá)
形容群龙腾飞的样子,《玉篇》音沓。龙行龘龘也。古同“龖”,龖之赫,霆之砉(砉,[huā]象声词,形容迅速动作的声音)。
3、纛 dào
古代用毛羽做的舞具或帝王车舆上的饰物。古时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
4、爨cuàn
本意:为烧火做饭分爨(旧时指分家),分居异爨。“爨”字的由来作了如下解释:其一,是根据姓氏而来。其二,是源于军事。
5、灪yù
汉字结构是左右结构。大水茫茫的样子。
6、麤cū
行超远。泛指出行。粗糙;粗劣。粗疏;粗浅。大。粗强。大。粗大;粗厚。
7、彠huò
汉字,为简体字“彟”的原写法。尺度。用秤称。
扩展资料:
跟动物有关的三叠字:
1、犇(三个牛)【bēn】 同“奔”。
2、猋(三个犬)【biāo】 狗奔跑的样子。同“飙”。
3、赑(三个贝)【bì】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状。
4、虫(三个虫)【chóng】 同”虫“。
5、麤(三个鹿)【cū】 同“粗”。
6、毳(三个毛)【cuì】 本义鸟兽的细毛。
7、龘(三个龙)【dá】 表意龙飞之状。
8、骉(三个马)【biāo】 表示众马奔腾的样子。
9、羴(三个羊)【shān】 同“膻”,也表示群羊。
10、雥(三个隹)【zá】 群鸟;聚。
11、鱻(三个鱼)【xiǎn】 古同“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