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苹组词,除了苹果还可以组什么?
- 2、古代战车的资料
- 3、苹字的发音及组词
苹组词,除了苹果还可以组什么?
苹[píng]:青苹 、水苹、 苹风 、苹蘩 、食苹 、华苹。
苹[pēng]:苹萦。
苹的基本解释:
苹[píng]
1. 〔苹果〕:落叶乔木,开白花;这种植物的果实,球形,红色或黄色,味甜或略酸。
2. (苹)
苹[pēng]
〔苹萦〕回旋的样子。
字形演变:
扩展资料:
文言版《说文解字》:苹,蓱也。无根,浮水而生者。从艸,平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苹,浮萍。无根,是一种浮在水面上生长的水草,字形采用“艸”作边旁,采用“平”作声旁。
相关词汇解释:
1、藻苹[zǎo píng]
藻与苹。亦以指祭品。
2、白苹[bái píng]
亦作“白萍”。水中浮草。
3、采苹[cǎi píng]
采集浮萍。
4、苹车[píng chē]
有屏蔽的车。
5、苹藻[píng zǎo]
苹与藻。皆水草名。
古代战车的资料
中国古代军事技术,不但在兵器制造和使用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在战车、战船和城防技术方面,也有许多杰出的创造,成为中国古代军事技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战车技术成就
从广义上说,中国古代战车是指专为作战使用的各种战斗车辆的总称。它由原始社会晚期木板圆轮式陆上运载工具演变而来,除了辎重车和特种攻城车外,主要有商周车战时代用来乘载士兵作战的木质战斗车辆,以及宋代以后装备各种兵器的战斗车辆。
据文献记载,我国在远古时代已有车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战争规模的扩大,战车使用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在周武王灭商的牧野(今河南淇县以南卫河以北地区)之战中,就动用了三百乘战车。到了春秋时期,战车发展到鼎盛阶段,千乘之国已不稀罕。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在城濮(今河南濮阳,一说今山东鄄城濮阳集)之战中,双方各出动了七百乘战车。到春秋末期,有的诸侯国拥有战车达四千乘以上。春秋战国之际,虽然由于步骑战兴起,车战地位逐渐下降,但各诸侯国拥有战车的数量仍然相当可观。直到汉代初年,战车在战争中仍然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车战时代的战车,在形制构造上大同小异。商周时期战车的形制构造,不但在《考工记》中有详细的记载,而且还有出土实物可资考察。它们一般是独辕、两轮、长毂;车舆(车厢)是横宽竖短的长方形,门开在后方;车辕后端压在车厢和车轴之间,辕尾稍露在厢后;车辕前端横置车衡,衡上缚附两轭,用以驾马;车体都是木质结构,通常在重要部位装着各种青铜制的车器,目的在于增加车身的坚牢度,便于纵横驰骋,在一般“错毂”交战中不致被损坏。
车战时代的马车由两马或四马驾挽,以四马为主。从殷墟出土的车马装具可知,大约在公元前十四世纪的商代武丁时期,每乘四马战车的编制装备已经制式化。按当时规定,每车编左中右三名甲士。左方的甲士持弓筋射远,称车左,是车首;右方的甲士执戈或矛同敌击刺,称车右;居中的甲士称御者,佩剑一把。在通常情况下,车上装备五件兵器,称作“车之五兵”。《考工记》所记载的“车之五兵”是戈、量、戟、酋矛、夷矛,分别插在舆侧的固定位置,供甲士临战使用。兵器的这种装备方式,具有长短兼备、远近结合的特点。不过战车装备的兵器也并非千车一律,种类和多寡稍有不同。
到西周时期,为适应作战的不同需要,战车的分类已经越来越明显。据《周礼_春官》记载,当时的战车已分成戎路、轻车、阙车、苹车、广车五大类。戎路也称戎车,是国君或统帅乘坐的指挥车。轻车便于往来驰骋,是攻击型战车。阙车负责警戒和补充缺损的战车。苹车是一种防御性战车(据郑玄注“苹犹屏也”),可互相联结成屏障,以抵挡或阻滞敌军的进攻。广车兼有攻防作用,主要用作防御。
西汉以后,步骑兵逐渐取代了战车兵,作为车战时代的战车,便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
宋代以后的战车同车战时代的战车不同,主要不是乘载士兵作战的战斗车辆,而是装备各种冷兵器和火器的战斗车辆,种类比较多,形制构造各有特点。
在《武经总要_器图》中,绘制有车身小巧的独轮攻击型战车,包括运干粮车、巷战车、虎车和象幸、枪车等。运干粮车、巷战车和虎牟的基本构造相同。它们是在一辆独轮车上,或在车前安置挡板,两侧安置厢板,或在车上安一个虎形车厢,以掩护推车士兵。同时在车的底座上和虎形大口中,通出多支枪锋,以便在作战时冲刺敌军。由于这种独轮车车身小巧,便于机动,所以士兵可以在狭窄的田埂、道路、街巷中推车冲进,同前来劫粮和进攻的敌军搏战;也可在旷野中排成车阵,由众多士兵拥推成百上千辆蜂拥而前,冲击敌军的前阵,配合步骑兵进攻。安有四轮的象车和枪车的车身比较宽,象形车厢和挡板比较大,安插的枪锋比较多,主要是在野战中排成车阵,用来冲击敌军的前阵,配合步骑兵进攻。
南来抗金将领魏胜(1120—1164),在宋孝宗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的抗金备战中,创制了几十辆抛射火球的炮车和几百辆各安几十支大枪的如意战车,以及安有床子弩的弩车。这些战车在车前安有兽面木牌,旁侧有毡幕遮挡,每车用两人推进,可蔽士兵五十人。行军时,上载辎重器甲,驻营时,挂搭如城垒,敌不能近;列阵时,如意车列在阵前,弩车作阵门,可射出如凿的大矢,一矢能射几人,炮车在阵中,抛射火球、石弹,可远及两百步;作战时,三种车上的兵器配合使用。当敌我双方相对接近时,从阵中发射弓弩箭炮,发扬火球同射远冷兵器的远距离杀伤和摧毁作用;如果敌接近阵门,刀斧枪手可以同敌近战搏杀;待敌溃退时,士兵就拔营推车追击。魏胜创制的炮车、如意车和弩车,受到了朝廷的重视,曾下令各军仿造使用。(《宋史_魏胜传》)明代自世宗嘉靖年间(公元1522年到1566年)以后,由于火器的大量制造和使用,装备火器和冷兵器的战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种类繁多,适应于各种不同作战用途的需要。仅《武备志_火器图说十一_车》中,就记载了下列几种类型的火攻车。
首先是火器和冷兵器相结合的战车。这类战车有万全车、架火器战车、破敌风火鼎等。它们的构造特点是在两轮或四轮车上安名大型木柜或木架,架置各种火器和冷兵器,杀伤敌军。有的木柜大到八尺见方,高达一丈多,顶部造成女墙形状,中藏折叠式望楼,可载乘八名士兵,形似活动式碉楼,具有攻守兼备的特点。
其次是纵火战车。这类战车有火龙卷地飞车、铁汁油车、盛油引火车、行炉和扬风车等。它们是在一辆两轮或四轮车上装备各种燃烧性火药,或在锅内盛满烧沸的油和烧熔的铁汁。作战时,把它们迅速推到敌阵纵火,并用扬风车扇风催火,帮助燃烧。
第三是火箭战车。这类战车有冲虏藏轮车、火柜攻敌车等。它们是在独轮或两轮车上安置一个到儿个大火箭筒,内装四十到一百支箭,用木柜或前挡板作屏蔽,以防敌军射来的矢石。作战时,士兵推车接敌,点燃火筋的火捻,使众箭齐飞,大量射杀敌军。戚继光在蓟镇练兵时编练的一个车营中,就有四辆火箭战车。
第四是炮车。这类战车最多,明代后期的大型火炮都已安在车上。在戚继光编练的车营中,每营就有一百二十八辆炮车,载运二百五十六门佛郎机炮。其他如攻戎炮、千子雷炮、叶公神铳、灭虏炮、将军炮等,都由炮车载运。这类炮车把车的机动性和火炮的摧毁威力合而为一,提高了火炮的机动性、参战速度和毁杀威力。
第五是轻便火器战车。这类战车轻便灵活,如独轮屏风车,车前放置一个高于人体的屏板,两侧内折九十度角,使人体的三面受到保护;屏板上开有射孔,可对敌发射火箭和枪弹;每车编士兵三名,备干粮若干,供士兵食用。屏风车既可单率作战,也可多车并列射敌,并可在驻营时排列成临时军营的挡墙。
第六是综合型战车。这类战车备有多种火器,如万胜神毒火屏风车,既有射远的火铳、火箭,又有近战的火弩、火枪,还有各种燃烧性火药,可发挥综合杀敌的作用。
如果说车战时代的战车主要是乘载甲士进行对阵作战和错毂拼杀的话,那么宋代以后的战车是兵器的毁杀作用和车辆的机动性相结合的攻击性战车,使用范围和战斗作用要宽广得多了。
苹字的发音及组词
组词,通常是指把单个汉字与其他合适的汉字搭配而组成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常作为初等学校语文练习内容之一,一个汉字可以和多个其他字甚至本身组成一个新词。下面是我整理的苹字的发音及组词,一起来看看吧。
苹字的发音及组词1
发音:苹1、[píng] 2、[pēng]
青苹、藻苹、华苹、流苹、鸣野食苹、白苹、苹果、食苹、绿苹、采苹、苹萦、苹末、苹葲、苹风
【组词解释与造句】
苹果[píng guǒ]:苹果属(Malus)落叶乔木,叶椭圆形,花白色带红晕。果实圆形,有红、黄或淡绿等色,味甜或略酸。【造句】成熟的苹果挂在树上,沉甸甸的。
苹字的发音及组词2
【苹车】:1.有屏蔽的车。
【苹蘩】:1.苹和蘩。两种可供食用的水草,古代常用于祭祀。 2.泛指祭品。 3.《诗....
【苹风】:1.掠过苹草之风;微风。
【苹果】:(1)落叶乔木,叶子椭圆形,花白色带有红晕。果实圆形,味甜或略酸,是普...
【苹果篮子静物画】:油画。法国塞尚作于1890-1894年。画面上的苹果、台布、篮子、瓷...
【苹果绿】:浅绿。
【苹果绿】:1.浅绿。
【苹末】:1.苹的.叶尖。指风所起处。语出战国楚宋玉《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
【苹苹】:1.草聚生貌。
【苹婆】:1.梵语bimba音译。苹果。
【苹葲】:1.草名。
【苹萦】:1.回旋貌。
【苹藻】:1.苹与藻。皆水草名。古人常采作祭祀之用。 2.泛指祭品。 3.用作祭祀的代...
【白苹】:1.亦作"白萍"。 2.水中浮草。
【白苹洲】:1.泛指长满白色苹花的沙洲。
【采苹】:1.采集浮萍。 2.《诗.召南》篇名。《诗.召南.采苹序》谓"《采苹》,大...
【华苹】:1.见"华平"。
【金苹果】:希腊神话故事。在英雄珀琉斯与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婚宴上,掌管争执的女神厄...
【流苹】:1.浮萍。
【绿苹】:1.见"绿萍"。
【青苹】:1.一种生于浅水中的草本植物。
【青苹风】:1.初起之风﹐小风。
【青苹末】:1.战国楚宋玉《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后因以"青苹末"指初...
【食苹】:1.亦作"食萍"﹑"食蓱"。指天子宴群臣嘉宾。亦指参加天子宴贤臣的宴会。语出...
【食苹鹿】:1.比喻秉志高洁,不慕爵禄的人。语出《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
【水苹】:1.即苹。
【藻苹】:1.藻与苹。亦以指祭品。
【香蕉苹果】:果实的气味象香蕉的苹果。
【鸣野食苹】:比喻诚心待人,同甘共苦。
苹字的发音及组词3
【1】“苹”字组词
“苹”字在开头能组哪些词
苹果绿、苹婆、苹果公司、苹藻、苹萦、苹末、苹果、苹蘩、苹果篮子静物画、苹果英语、苹果核、苹苹、苹果树、苹葲、苹果城、苹风、苹果机、苹果绿、苹果脸、苹车
“苹”字在中间的能组哪些词
金苹果、白苹洲、青苹风、青苹末、海苹果、食苹鹿、香蕉苹果、青苹果
“苹”字在结尾组词有哪些
绿苹、藻苹、食苹、采苹、苹苹、青苹、水苹、白苹、鸣野食苹、江采苹、华苹
【2】“苹”字解释和释义
【苹】的解释
基本字义
苹读音:pín怎么读:
名词 植物名。一种蕨类的隐花植物。苹科苹属。生在浅水中,叶有长柄,由四片小叶生在叶柄顶端形成一复叶,叶柄下部歧出的小枝上生有孢子囊,四片小叶形成的复叶彷佛田字。全草可入药。草甘、寒滑,汁为清凉剂、利尿剂。也称为「白苹」、「田字草」、「四叶菜」。
其他字义
苹读音:píng怎么读:
参见「苹果」条。
【苹】的解释
基本字义
苹读音:pín怎么读:
→苹果
其他字义
苹读音:píng怎么读:
→苹果
【3】苹”字组词和解释
1、【苹果】:水果
2、【绿苹】:水中的一种植物
3、【苹末】:苹的叶尖。指风所起处
4、【金苹果】:金苹果是希腊神话中著名的.宝物
5、【苹果】:水果的名字
6、【苹婆】:梧桐科常绿乔木,又称“凤眼果”,
7、【苹风】:是吹过水面的风,苹是水草
8、【食苹】:指天子宴群臣嘉宾。亦指参加天子宴贤臣的宴会
9、【青苹风】:多指初起的风,小风
10、【华苹】:传说中的吉祥植物
11、【苹蘩】:指妇女的言行规范
12、【白苹洲】:具有美妙意象的“白苹洲”是古代水路送别之地的泛称
13、【苹车】:有屏障的车
14、【苹苹】:草聚生貌
15、【苹萦】:字典解释“回旋貌”
16、【食苹鹿】:比喻秉志高洁,不慕爵禄的人
17、【鸣野食苹】:比喻诚心待人,同甘共苦
18、【苹藻】:水里的一种草的名字
19、【流苹】:浮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