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青岛海底隧道多长
青岛海底隧道全长7.797公里。
南起滨海大道青岛隧道,下穿胶州湾海域青岛隧道,北至四川路;跨海部分长4.095千米,道路设计为双向六车道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为80千米/小时。于2006年开工,2011年通车。
青岛胶州湾隧道为左右线分离设置,主隧道用以平常客车行驶;服务隧道横截面上端近似圆形,下端弧形较平缓,分为两层,上层为区域通行检修车及救援测量,两侧为照明、拱典、监控、通行等设施空间,下层分为两部分,一侧为高压输电缆空间,一侧为水管、通信管道等综合管廊空间。
更多关于青岛海底隧道多长,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突发!青岛胶州湾隧道发生事故5车连撞,为何隧道内事故频发?
青岛胶州湾隧道发生5车连撞的交通事故引起了人们关于隧道内安全行车的讨论。在生活中,隧道内是发生车祸事故比较多的地点,也是重大交通事故的易发地。隧道内由于光线不足,车道比较少,如果不专心开车,不注意控制车速的话,很容易发生追尾等交通事故。所以我们在隧道内行车的话一定要集中精力驾驶,不要超速行驶。避免事故的发生。
隧道内事故频发,首先是因为隧道内视线不佳。车辆在进入隧道以后,视线就会变差,在隧道内行驶,光线对于驾驶人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再加上进出隧道的炫光,很容易因为视线不清而导致车祸;其次,隧道内车道变窄。一般来说,大部分隧道只有两车道,车辆在进入隧道内,车道就会变少,这样就大大影响了车辆的畅通通行,很容易堵车造成追尾事故;最后,隧道内限速。在隧道内行驶的时候,车辆的速度会一般会被限制在每小时70公里以下。这样也就造成车辆行驶缓慢,如果有分心或者超速驾驶的话就容易导致发生事故。
一、隧道内视线不好。
车辆在进入隧道内的时候,光线会变得暗下来,这样驾驶人的开车视线就会受到影响,再加上隧道内灯光的影响,如果驾驶人不谨慎驾驶的话很容易因为视线不好而引发事故。
二、隧道内车流量大。
车辆在进入隧道之后,车道就会变窄,速度也会降下来,这样就增加了隧道内的车流量,所以说隧道内是很容易引起拥堵的。一旦隧道内有拥堵现象的话,很容易引发追尾事故。
三、隧道内车速低。
车辆在进入隧道内,一般速度都会被要求将至70公里以下,这样车辆行进的速度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如果司机分心或者超速驾驶的话就容易引发事故。甚至造车连环追尾。
你觉得隧道内行车最应该注意的是什么?
青岛海底隧道是怎么修建的?拜托各位大神
; 青岛海底隧道又叫青岛胶州湾隧道,是大陆第二条海底隧道,是国内长度第一、世界排名第三的海底隧道。隧道及其接线工程全长9.47公里,其中隧道长度7.808公里,隧道海域段长度4.095公里,隧道设计基准期为100年,工程于2007年08月正式开工,2011年4月竣工,2011年06月30日正式通车。
该隧道位于胶州湾湾口,连接青岛和黄岛两地,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通车之后使青岛至黄岛由高速公路通行的1.5小时、轮渡通行的40分钟缩短到5分钟,即青岛市民开车经隧道,5分钟就可横跨海底。隧道采用V形坡,隧道最低点高程为-70.5米,至海底面44.5米,隧道的最小埋深25米。采用双洞加服务隧道,矿山法施工。
矿山法是一种传统的施工力法,是人们在长期的施工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它是以木或钢构件作为临时支撑,待隧道开挖成型后.逐步将临时支撑撤换下来,而代之以整体式厚衬砌作为永久性支护的施工方法。
矿山法的基本理论依据是,隧道开挖后受爆破影响,造成围岩体破裂形成松弛状态,随时都有可能坍落。鉴于这种松弛荷载理论依据,其施工方法是采取分割式按分部顺序一块一块的开挖,并妥求边挖边撑以策安全,所以支撑复杂,材料消耗多。由于这种施工方法,因其工作面小,不能使用大型的凿岩钻孔设备和装卸运输工具,故施工进度慢,建设周期长,机械化程度低,耗用劳力多。
青岛海底隧道有多长?
青岛海底隧道(青岛胶州湾隧道)线路全长7.797千米。
青岛胶州湾隧道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连接黄岛区与市南区,距西北方向胶州湾大桥15千米;该隧道南起黄岛区薛家岛端滨海大道南段,下穿九龙山路、胶州湾海域,南至市南区团岛端四川路,其中,薛家岛端接滨江大道、漓江东路、九龙山路,团岛端接四川路、莘县路及胶宁高架路。
青岛胶州湾隧道南起滨海大道,下穿胶州湾海域,北至四川路;线路全长7.797千米,跨海部分长4.095千米;道路设计为双向六车道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为80千米/小时;总投资为40.59亿元人民币。
设计特点:
青岛胶州湾隧道主线隧道为左右线分离设置,主隧道横截面似椭圆形,用以平常客车行驶;服务隧道横截面上端近似圆形,下端弧形较平缓,分为两层,上层为区域通行检修车及救援测量,两侧为照明、拱典、监控、通行等设施空间,下层分为两部分,一侧为高压输电缆空间,一侧为水管、通信管道等综合管廊空间。
青岛海底隧道多长?
隧道全长7800米,分为陆地和海底两部分,海底部分长3950米。
该隧道位于胶州湾湾口,连接青岛和黄岛两地,双向6车道。2011年6月30日正式开通运营。隧道全长7.8公里,其中海底段隧道长约3.95公里。设计时速80km/h,其中四川路及云南路主隧道为80km/h,台西三路和团岛二路匝道为40km/h。
青岛胶州湾隧道主线隧道为左右线分离设置,主隧道横截面似椭圆形,用以平常客车行驶;服务隧道横截面上端近似圆形,下端弧形较平缓,分为两层,上层为区域通行检修车及救援测量,两侧为照明、拱典、监控、通行等设施空间,下层分为两部分,一侧为高压输电缆空间,一侧为水管、通信管道等综合管廊空间。
设计特点
青岛胶州湾隧道主线隧道为左右线分离设置,主隧道横截面似椭圆形,用以平常客车行驶;服务隧道横截面上端近似圆形,下端弧形较平缓,分为两层,上层为区域通行检修车及救援测量,两侧为照明、拱典、监控、通行等设施空间,下层分为两部分,一侧为高压输电缆空间,一侧为水管、通信管道等综合管廊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