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姓杨都是弘农的吗?
是的,有“天下杨氏出弘农”之说。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弘农杨氏,即是春秋羊舌氏后裔。再往上追溯,其始祖应是晋武公的小儿子伯桥。晋武公有两个儿子,长子叫诡诸,承袭了晋君的职位,也就是晋献公。小儿子名叫伯桥,传说他出生时,两只手掌始终合在一起,无论怎样都不能分开,晋武公为此非常着急。
直到百日后,两手竟不分自开,只见左手掌纹是一个“木”字,右手掌纹是一个“易”字,这件事传扬开去,全国上下没有不感到惊异的。伯桥长大后,周厘王念其父统一晋国的功勋,所他封在杨地管理百姓,始称杨侯,他便是华阴人所称的木易杨的先祖。
弘农历史:
唐朝时,弘农郡分为陕州、虢州,从此失去郡名。虢州仍治弘农县(今灵宝市),而陕州境内天宝元年因为在函谷关遗迹发现宝符而更名为灵宝的桃林县,却不是今天的灵宝市所在地,而是汉晋时的弘农县所在地。到北宋时,弘农县先改为常农,后以州名改为虢略。从此弘农不再作为地名使用。
弘农,郡名,西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设置,辖境约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南、宜阳以西的洛、伊、淅川等流域和陕西洛水、社川河上游、丹江流域。
“弘农杨氏”听起来没那么高大上,但出的人物个个顶天,都有哪些名人?
弘农杨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传奇家族,从家族内名人辈出,活跃在各个朝代的历史舞台上,其中有汉朝时期杨敞,杨震,杨炳,杨赐,杨彪,杨修。隋朝则有杨坚杨广杨玄感杨素。而到了唐朝则有杨国忠,杨贵妃。到了宋朝还有一批杨家将等等。
秦末时期楚汉相争,刘邦将项羽困在垓下,项羽率领800骑兵突出重围,来到了乌江边上,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孤身与汉兵厮杀,项羽最后自刎而死。刘邦先前曾有言如能斩杀项羽,则必封其为候。杨喜与其他四人获得了项羽的部分尸体,交到刘邦那里,刘邦实现其诺言,封杨喜为赤泉侯,至此传奇家族弘农杨氏登上历史舞台。
杨喜的四世孙杨敞,在汉昭帝之时成为丞相,并娶了史学家司马迁之女。而后被封为安平侯,是弘农杨氏里第一位宰相,也被后世子孙尊称为弘农杨氏一世祖,弘农杨氏正式登台表演,开始了传奇的世家之旅。
而后到东汉,杨敞的四世孙杨震,在其五十岁之前遍读百书,穷究典籍,有“关西孔子”之称。50岁之后才步入仕途,官至司徒太尉。杨震还有一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的名言所以也被称为四知先生。而杨震之后的三世子孙,皆有乃祖之风,且都官拜太尉,是为东汉时期的“四世三公”。
而杨修,熟读三国的我们都知道关于杨修的典故,‘一口酥’,‘鸡肋之说’耳熟能详。“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句话沿用至今。杨修乃是杨震的四世孙,学问极其渊博,而且本人也是极为聪慧,颇受曹操的器重与信任。但是杨修其父杨彪主张光复汉室,与曹操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所以杨修不幸被杀。
而到了隋朝,隋文帝杨坚乃是杨震第十四世孙,杨坚在关陇贵族集团的支持下登上了王座,建立了强大的大一统中原王朝-隋王朝,结束了自西晋后长达300年的分裂局面。创新性的设计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等,对后来朝代影响极深的各项制度。
紧随其后的便是隋炀帝杨广,杨广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沟通南北,并完善了之前父亲所设立的三省六部制以及科举制等等。而且在军事上东征西讨,扩张国家版图。而且杨广是一名极具天赋的诗人。但是杨广好大喜功的性格缺陷导致了三征高句丽的发生,而急于求成的施政风格,则让民间苦不堪言,最终导致群雄奋起,起兵抗隋,而后杨广横死与令狐行达之手。
唐朝之后的我们便不再赘述,在以后的朝代中,弘农杨氏一直都站在舞台上,或成为主演,或从旁协助。这个传奇的家族,或显赫或蛰伏,但是不会消失。
弘农世家杨氏是什么意思?
弘农世家是弘农杨氏弘农杨氏,以弘农郡(陕西省华阴县)为郡望的杨姓士族弘农杨氏,始祖为汉昭帝时期的丞相、司马迁的女婿杨敞。
杨敞玄孙杨震官居东汉太尉弘农杨氏,号称“关西孔子”,其子杨秉、孙杨赐、重孙杨彪皆为太尉,时称“四世太尉”、“东京名族”。
弘农历史:
唐朝时,弘农郡分为陕州、虢州,从此失去郡名。虢州仍治弘农县(今灵宝市),而陕州境内天宝元年因为在函谷关遗迹发现宝符而更名为灵宝的桃林县,却不是今天的灵宝市所在地,而是汉晋时的弘农县所在地。到北宋时,弘农县先改为常农,后以州名改为虢略。从此弘农不再作为地名使用。
弘农,郡名,西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设置,辖境约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南、宜阳以西的洛、伊、淅川等流域和陕西洛水、社川河上游、丹江流域。
晋以后,弘农郡的辖境逐渐缩小,但从陕西华山到河南三门峡一线,始终是弘农郡令人瞩目的地区,因为这里是天下杨姓第一望族—弘农杨氏的策源地,隋朝皇室,越国公素及子玄感等,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武则天之母等都是出自弘农。
“弘农杨氏”:历史上千年不衰的家族,真是项羽之死造就的吗?
“弘农杨氏”的杨喜因为是获得项羽尸身之一的人,所以受到刘邦的赏赐,但并非是因为项羽之死才造就了“弘农杨氏”的兴旺,因为杨氏在杨喜期间并不强大兴旺,而且能成为一个上千年不衰的家族也不是一代人可以完成的,而是这个家族祖祖辈辈的共同努力。
杨氏自杨喜开始,及延续下来的两代子孙,都是汉朝初期朝廷的武将,但是有一点,他们并非赫赫有名的大将军,也没有担任特别高的职位,只是普通的将领。此时的杨氏家族并不算强大,甚至因为杨喜的孙子杨毋害犯错,导致杨氏家族的封地和爵位被朝廷查封没收,杨氏家族一度陷入艰难度日。
但幸运的是,杨毋害的后代非常优秀,在艰难的条件中创造机会,不断努力,使得杨氏家族从低迷慢慢走向兴旺,特别到杨毋害的曾孙杨敞这一代,杨氏家族得以突显。杨敞因为得到霍光的赏赐,在霍光的提携之下,步步高升,乃至官职到丞相之位,这个时候的杨氏家族不管是地位、名声、还是财富,才真正走向了盛大。
杨氏家族还出了一个大人物,就是杨震,是儒家举足轻重的人物,人送雅号“关西孔子”。因为杨震的老师是鼎鼎有名的大儒桓郁,而桓郁是汉章帝和汉和帝两位皇帝的老师,所以杨震也靠着这层关系,初入官场就被重用,又因为杨震为人正派不和贪官同谋,最终受奸人所害,被迫辞官回到弘农。
杨震去世后不久,继承皇位的汉顺帝因为很欣赏杨震的人品,所以重要杨震的两个儿子。而杨氏也是从杨震这代开始,陆续出现了更多历史上有名的文官和武将,而且都是忠诚的将才,杨氏家族也成为了历史上千年不衰的“弘农杨氏”。